摘抄:懂得休息

英國作家埃爾伯特有句名言:“沒有比剛剛度過假的人更需要假期的了。”深以爲然。那麼到底怎麼樣纔是會休息呢?

會休息是一種能力。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什麼都講求高效、方便。不少人從睜開眼開就開始忙碌起來,不斷去適應自己的“角色出演”。

工作的人早早擠進去擁擠的地鐵踏上了上班的路,學生一邊喫着早飯一邊小跑着往學校趕,老人們買菜、做飯、接孫子……每個人都緊張地忙碌着,渴望休息時間,但是卻又不知不覺地浪費時間,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放鬆。

所以,並非有更多的時間,就有更好的休息,休息的質量取決於休息的方式,而非時間長短。

亨利·福特說過一句話:“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猶如沒有剎車的汽車,極爲危險。”一個持續保持前進不懂得休息的人也是如此。大腦超負荷的運轉,長期休息時間不夠,壓力過重,一點點吞噬我們的健康。學會休息,已經成爲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真正的休息,不是爲了放縱,而是爲了更好的蓄力。想要休息好一定要明確休息的目的是什麼。

正如列寧說的那樣:“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

休息是爲了保持更好的心態、身體去朝着更遠的方向前行,而不是一味地放任自己,肆意浪費自己寶貴的生命。

要知道,休息和玩是完完全全兩回事。休息是一項恢復活動,讓自己儲備力量,而玩主要是娛樂,目的就只是單純爲了釋放壓力。會休息的人懂得利用時間讓自己滿血復活,而不會休息的人只能越休息越累。

那我們又是怎麼休息的呢?躺在牀上日復一日刷手機、熬夜看電視劇……同樣的時間,我們卻沒能擺脫電子設備的吸引,消極且被動的休息只能越休息越累。“姿勢”不對,休息白費。想要得到真正的放鬆,一定要學會有效休息,不要白白浪費了寶貴的休息時間。真正有效的休息是“交叉”,而不僅僅是睡覺和娛樂,你覺得累了,但你不必停下來,學會調轉方向就是最好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不是要你放下手頭上所有的事情矇頭大睡,而是需要你找對切換休息的項目。

      學會這三點“交叉”式休息,讓你的休息更高效。

1.主動代替被動

什麼叫被動休息?就是不需要太用腦子的娛樂活動,比如發發呆、看看電視、刷刷手機。

什麼是主動休息?

就是需要你消耗一定的體力和腦力的娛樂項目,比如打打籃球、爬爬山。

一直進行被動休息,那麼你的大腦長期就處於消極的狀態,只能得到短暫的愉悅,長期下來就會感覺到很無聊,得不到真正的休息。

而選擇更多的主動休息,休息的同時大腦接受了新的信息,有了新的體驗和思考,就更容易感受到持續的愉悅,從而得到身心的放鬆。

比如把躺着換成出去走走,讓身體動起來,又或者把刷短視頻換成拍短視頻,讓腦子活動起來。

當我們將精力投入進去專注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產生愉悅感,也更容易得到真正的放鬆。

所以假期,多走出去,活動活動身體,看看一直沒機會看的書,用主動休息代替被動休息,就能獲得更多的快樂感,得到充分的休息。

2.豐富代替單一

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剛放假的時候熱情澎湃,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覺得很放鬆。但隨着假期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慢慢開始覺得一直玩手機沒那麼有意思,甚至有點無聊。

其實,休息的精髓就在於“交叉”。

心理學上有一個邊際效應,連續增加某一項的投入,那麼投入所帶來的收益會逐步減少。簡單來說就是看多了,就沒有意思了。假期第一天你看看綜藝覺得很開心,然而假期越長看綜藝對於你來說就越提不起興趣。

這個時候如果去換換腦子去看看書,或者去健身房鍛鍊一下,再或者去到其他的城市看看山水,那麼這個快樂感就能立馬提上來。所以,我們在休息的時候要想休息的好,一定不能單一隻做同一件事,天天躺在牀上睡覺,天天玩手機,天天逛街都只會讓我們越來越疲倦。

合理安排我們的休息時間,學會“交叉”,娛樂的形式多做一些嘗試,讓我們的假期豐富起來,才能得到更好休息。

3.峯值代替均值

我們記憶裏存留最深的記憶要麼是金榜題名的高光時刻,要麼是深陷窘境的灰暗時刻。

能真正走入我們記憶深處的都是人生或高光或灰暗的峯值。如果我們的假期一直是平平平的狀態,沒有起伏,人就會感到麻木,得不到真正的放鬆。

完美的假期自然也需要一個峯值來刺激,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休息了,放鬆了,滿血復活了。比如我們平常下班後就是聽聽歌,就準備入睡。等到了週末我們可以約約三五好友打打麻將,談談心,喝喝小酒。

給自己的生活增添一點特別的味道,這個假期纔算是沒白休。

胡適先生曾說:“一個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樣利用閒暇時間,閒暇定終生。”

調整生活節奏,用積極放鬆來替代消極放縱,讓你隨時充滿能量。

別再只顧得埋頭努力了,真正高效的人懂得爲休息賦能,休息時盡情放鬆,奮鬥時竭盡全力。短暫的放鬆與休息,好似你夢想旅途中的驛站。學會在這裏釋放壓力,才能更好地出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