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會把我們帶到哪裏去

週日,古典吉他課上,老師佈置考級曲目,找來一本書,翻到《夜曲》,讓我複印這一頁,周圍沒有複印店,拍照回去再打印,我擔心效果不好。

於是打算在網上買書,一搜要買都是上下兩冊一起,還不包郵。索性買上下兩冊,我一邊把書放進購物車,一邊在想,有多大的概率會把書上的每個曲目都練習一遍,尤其未來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

但還是覺得買全套書好,不能忍受印着曲子的A4紙像一片孤零零的葉子散落在曲譜架上。

但如果買了書用不大上,又會陷入自責,這一件事頓時變得複雜起來。

無獨有偶,刷《陪讀媽媽》的時候,看到羅盼的媽媽爲了兒子能留在加拿大上學,不惜放下一切,包括和家裏開包子鋪的老公異國兩地,鋌而走險打黑工,給別的陪讀家庭做小時工,只有一個念想,就是兒子努力讀書,日後飛黃騰達,改變階層。

且不說憑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兩個底層的勞動者靠賣一元錢一隻的包子、送水和做小時工賺取的辛苦錢,實現藤校夢想的勝算有多大。

幸福的標準如果只有出人頭地這一個,那窮人家的孩子想改變命運似乎除了讀書,的確沒有更好的出路了。

於是,一家人活得忍辱負重,兒子表面上乖巧,懂事,其實壓力大得無邊,在戲劇公開課上,因爲緊張躲進廁所錯過了演出,因爲他太希望媽媽看到他出色的表現了,媽媽穿着借來的衣服,端坐在觀衆席上,從頭到尾也沒有看到兒子。

生活就是這樣,不會讓每個人都稱心如意。如果在上海,她們也是憑手藝喫飯的三口之家,不會太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美美,其樂融融地過日子是沒有問題的。

背井離鄉,忍辱負重,拼命學習,努力工作,就是幸福的人生嗎?

《二手生活》裏的小童,覺得女人就應該二十五歲結婚,三十歲生孩子,三十四歲的時候,孩子上幼兒園,調養一下身體,剛好生二胎,這樣的人生纔是完美的人生。

可是,她十幾年戀愛長跑的男朋友,恰恰沒有她認爲的完美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東西,錢。

故事的悲劇就從這裏開始,小童覺得結婚必須買房,婚前拼命節省攢錢就是爲了婚後不再顛沛流離,可是帝都的房價永遠渴望而不可及。逼兩邊老人賣掉自己的房子,再舉債爲他們湊首付,倆人揹負三十年房貸,中間還不能發生意外或者大病這樣的突然事件,每天擠幾個小時地鐵,只爲在京城買下個僅能容身的窩,眼睛睜開就是負債,小童的男朋友小朱覺得這樣的日子太暗無天日,太不值,光想想就會發抖。

小朱試着跟小童商量,租房結婚。小童始終是一萬個不肯,她的認知裏,買房=幸福,租房=顛沛流離,哪怕是租好一些的房子。

分歧於是變成岔路口,變成鴻溝,變成你不認可但我過着舒服,然後生生改寫了命運。

一首曲子而已,上個學而已,租房而已,都不值得變成繩索來勒住自己,怎樣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