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没“好报”,是为什么?

即使你学会了很多道理,明白很多的技术,没有在事情中经历过,还是不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到那些“知识”要表达的内容和感受。

都知道一句话说:想要敌人多,处处做优秀;想要朋友多,处处让别人优秀。

原来不太明白,不是自己优秀了,就能够交到朋友吗?

后来才明白,交到的只能是跟你能力“平衡”的朋友。

如果你在成长,在进步;在你的人生当中,就会有人来,有人走。陪伴你渡过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而那个阶段,你跟“朋友”却是相同的。

一旦你表现的处处比他“优秀”,不平衡感就会出现慢慢会激发他的嫉妒心,他的不满,他的愤懑…越来越说不上话,讨论不上问题,聊不到一块,这个朋友,也就只能陪你到这里了。

如果是能让朋友比你“优秀一点点”的,那就是“和谐”的状态:不比他好,也不会太差,这样的“朋友”,激发他的善,他的“帮助”。

当然,也不能自己“太差”了,太差了,自己就成为那个在下个阶段被“甩”的朋友了。


这样想着,又会联想到团队的管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人就是要告诉你正确的方法,你必须得按照这个去做,还必须对我的“教授”,知进退,有感激,积极向上,没情绪。

以一种“我在帮助你”的姿态和信息传达出来;做对了,都是我在教你;做不对,你怎么这么笨,还浪费我的时间。

从,社会生存的这个角度来讲,真的算是很尽职尽责的领导了。

对下属的成长负责,希望团队的小伙伴成长,优秀,能变得更好更强。

从组织的凝聚力和效率来说,这个方法会激起团队的情绪跌幅很大的反差 。

解决事情的前提是解决情绪,才会有平和的情绪来真正的解决问题。

只想着用自己的形式带人,不考虑员工情绪(人性感受)的话,对团队和公司其实是一种消耗。

带教的很受委屈,新学费员工也很“委屈”;甚至会抗拒,“你不要对我这么好了吧,我不想被你重点培养的栽培…”

公司好不容易招来人,好不容易你觉得还不错的想要培养一下,结果被不太能接受的方式方法情绪给破坏了,甚至“流失”了 。

这,才真的是人才两空呢。

所以,有七情六欲的称为人,没七情六欲的称为物;能掌控七情六欲的被称为“人物”。

你先成为“人物”,才有可能把“人”也带成“人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