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深度學習法,讀書萬卷也無用。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了,莘莘學子們此刻或許正在奮筆疾書,爲自己人生中第一件頭等大事不屑的努力着。

回想起多年前的自己,實在有些慚愧,那時的我既沒有好好的投入到學習,也沒有玩的很暢快,就這麼庸庸碌碌的揮霍掉了自己的青春。有時候也不禁感概,要是自己生活在古代該有多好啊,范進五十四歲中舉,那對於我來說,這一切還來的及。而且,古代科目簡單多了,沒有數理化和外語這些令人頭疼科目,只考我最喜歡的語文,簡直不要太爽....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代主要的考試科目——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裏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書五經。

想寫好文章,那麼就要熟練的運用到四書五經的知識,古人常用的辦法就是背誦,因爲只有熟練背誦,才能夠結合自己的看法觀念去發揮。所以,背經僅僅只是學習的一個敲門磚,最後還要憑藉自己的悟性去做感悟和關聯。當我得知這些後,便收回了古代科舉考試簡單的看法。

這裏就出現了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提升學習力中的兩個重點之一———深度學習。

何爲深度學習呢?其實上述所講的科舉考試就是深度學習。

舉個例子,我們上學的時候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課上聽老師講完後覺得自己學的很好,理解的也很透徹,可是過一陣子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些知識也無法運用到習題中。

同理,如今我們的書架上擺放了很多書,每每讀完一本後,便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假以時日必會成爲聖賢。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你還是覺得腦袋空空,那些書本里的內容全都消失不見了。

不要擔心,其實這是你的本能在作怪。記得我們之前談到過,人類的本性就是趨易避難,急於求成。而如今的信息時代讓我們的大腦面臨太多的選擇,快速的方便的學習模式也大大的壓制了我們的理智腦,恰恰深度學習又要靠理智腦支撐,所以造成了我們學習飽和假象。

如果我們持續的停留在表面學習,即便你讀了再多的書,也無法提高自己。

《認知覺醒》一書中提到,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也通過實驗發佈了“學習金字塔”報告,報告稱:人的學習分爲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個層次。

具體內容我就不講了,相信大家關注以下兩張圖就能看懂。

如果你看懂了上述的兩張照片,你就會明白我爲什麼每天早上分享一篇心得文章。如果單純靠閱讀和抄寫句子的話就永遠無法進步的,看再多書也沒有用,只有將知識轉換成自己的東西,再由自己的創造傳授出去,才能真正融會貫通,成爲自己的知識。

這種智慧,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便提出過,短短一句話便已概括,那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所以,要想深度學習,那就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獲取高質量的知識,即一手知識,這就是我前文說過的多讀聖賢書,不要相信那些雞湯和所謂的乾貨,一定要養成勤思考的習慣,要自己發掘那些知識可以轉換和利用的地方,即使覺得他人的觀念有可取之處,也要用自己的語言和理解重構出來。

其次,要做到經常反思,啓動自己靈魂伴侶。大到反思人生,小到喫掉碗裏的最後一粒米。這會讓你更加關注你的生命質量,關注生活細節,並且飛速成長。

最後,就是要輸出成果去教授。只有當你擁有了可以教授他人的能力之後,纔有可能在此基礎上思考出更多東西,不斷提高自己。

當你擁有了深度學習的能力,你會發現自己的處世技能變得更加全面了。你的學習能力會得到飛速提升,工作方面也會得心應手,最重要的是,你會發現自己不會像從前那麼浮躁,並且開始享受那種專注帶來的愉悅感。不但如此,深度學習還會使你觸發靈感,產生思考時會產生關聯,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會更加豐滿。

這時有人會問,那淺度學習就毫無用處嗎?首先,我並不同意有淺度學習的概念,淺度學習不過是深度學習的步驟之一,我們可以用他來做信息篩選和價值判斷。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大概瞭解了深度學習的概念,如何做到更加有效的深度學習呢,這就不得不提到關聯這一詞了。關聯可以讓你更加迅速的成長並且變聰明,這也是我十分欠缺的一項技能。

我們明天一起來聊一聊如何運用關聯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