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懂書法的書法女博士後...

文 ︳王呈祥

“小篆不是流通文字,王羲之書法影響面非常窄”?指顏真卿寫錯字的女教授,又被曝出猛料,這回王羲之要哭了!

人們常說 “人怕出名”,因爲人一旦出名是非就會接踵而至,這話不假。中央美院書法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孫鶴教授就是這樣。

因把顏真卿《祭侄稿》中“刺史”錯讀成“夾史”而一躍成爲書法界的網紅,如今“孫夾史”的風頭尚未消退,又被曝出猛料。

近日,中國書協學術委員馬嘯先生髮評論文章,進一步指出孫鶴教授在書法講座中的兩個謬論。

一、第五講《王羲之書論》——孫教授說:“小篆是大篆重新整理之後形成的一種裝飾極強的書體,它從來不是一個流通文字。”

馬先生認爲,小篆的產生恰恰是去掉了裝飾性,用規範性強化了實用功能。這是事實。

戰國時期,各國的文字不盡相同,同一個字各國的寫法天差地別,比方說馬字(見下圖)。孫教授說的大篆正是此時各國文字的統稱。六國統一後,秦始皇命李斯整合各國文字創造了小篆,也就是“書同文”。

雖然秦朝只持續了十五年,但可以肯定小篆是當時流通的字體。

因爲《泰山刻石》《嶧山刻石》《琅琊刻石》《會稽刻石》等小篆刻石均產生於這個時期,而且都不在秦地——照如今的地理位置,前三塊在山東,後一塊在浙江。

用馬先生的話說,如果不是流通字體,秦始皇和秦二世整這麼多刻石難道留着自己看?

二、第九講《歐陽詢——一個險絕精緻的書寫者》——孫教授說:“王羲之生活在東晉,他的書風影響面非常窄,世族大夫纔有機會接觸到,當時民間是滲透不進來的。”

對此馬先生是這麼說的:“儘管,王羲之的書法在自己生活的年代,名聲和地位沒有像唐及唐以後那麼高,但絕非像孫博後說的那麼窄、那麼慘。”

他認爲,從西北出土的簡牘、帛書、殘紙或其他器物上的書寫遺蹟看,儘管當時戰火頻仍、南北阻隔,但王氏或類似王氏一門的書風,仍能從江南影響到遙遠的北國,甚至西北大漠。

實際上,這點馬先生說的也是事實。近年來,在我國西北地區出土了不少從東晉到隋朝這個時期的書法作品,風格也與王羲之接近。

照孫教授的說法,當時王羲之的書風影響不到北方纔對,那爲何北方會有這類作品,難不成是漏網之魚?

小篆不是一個流通的文字,這是直接否定了“書同文”, 秦始皇和李斯被迫躺槍;王羲之書風於當時影響非常窄,這是直接否定了東晉到隋朝這個時期的書壇,琅琊王氏一門會不會因此吐血說不好,但王羲之一定在默默流淚。

從嚴格意義上講,作爲一個書法專業的博士後,對書法內的知識應該門清,好不該出現如此低級的錯誤。

但如今講出來的話驢脣不對馬嘴,東扯葫蘆西扯瓢,不免讓人懷疑:這博士後是怎麼讀的,這水平是如何教授學生的?

起初我認爲“夾史”是孫教授的一時失誤,還呼籲網友不要上綱上線,現在看來我錯了。

我爲什麼要爲本文取名《一個不懂書法的書法女博士後》?因爲不懂,所以胡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