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補“差”,從哪裏補?

大部分選擇小學老師這個職業的人,對孩子都有一種天然的喜愛之情。

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我想用滿滿的愛和正能量來影響一個個可愛的小生命。

內心常常湧起一股沉甸甸地責任感,怕自己不夠優秀,帶壞了學生。不是常有人說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好教的老師”嘛?如果有學生學不好,那一定是自己不夠用心。

那時,我想,如果我夠努力,一定可以教好所有的學生,教育他們,影響他們,用愛去喚醒他們。


    帶着這樣的信念入職第一年,我便遭到了“滑鐵盧”。

學校是寄宿制的,班內有名個子小小的男生,小B,活潑可愛。只是,上課從來不回答問題,習作只能寫幾句話,東拼西湊,邏輯混亂,每次考試只能得三十多分。

每次看到他在分數面前暗淡的眼神,我的心情格外難過,我想一定要幫助他提高成績,找回自信。


我精心制定幫扶計劃。先找家長聊天,詢問孩子的情況。

家長風塵僕僕的趕到學校,和我反映孩子的各種情況,我一一記錄。再找各科老師瞭解孩子的情況,老師們紛紛搖頭嘆息。


我開始爲孩子補課,從最基礎的生字開始。生字反反覆覆,他始終記不住。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斯基說,給差生最好的補課是讓他閱讀、閱讀再閱讀。

文字書他不喜歡,選擇一些適合的繪本,但他看幾頁又打瞌睡。看圖寫話雖然可以說出來幾句,卻始終寫不出來,孩子的成績始終上不去,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半年後,我接了一年級。那時候心想,孩子越小,習慣越容易養成,一定要嚴抓孩子的常規和習慣。

於是,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班內大部分孩子基本建立了初步的常規。

一部分孩子也在不停地重複中漸漸養成。班內仍然有幾個孩子,無論老師怎麼努力他們就是寫不好字,不能安靜坐下來聽課。

其中小B,倒是可以安靜,但是從來不參與任何活動,也不喜歡聽課,他只是靜靜地坐在教室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我心裏開始抱怨,多麼希望遇到一些正常的兒童。那樣,我一定有能力把他們教育好的。


再次接新生時,終於孩子們都算是正常了。沒有永遠沉浸在自己世界裏不能讀不能寫的兒童,沒有寫字反反覆覆總是忘記的孩子。

每個孩子眼中都有光芒,我終於接到了自己滿意的班級。


只到有一天發現,一個孩子天天遲到,書包裏經常一片混亂。

讀書作業,不會。課外閱讀,沒有。課堂上常常困得睜不開眼。


剛剛起跑,他已經開始落後,我趕快聯繫家長,交流學生的情況。

在交流中,家長態度誠懇,也認識到了自己對孩子教育的疏忽。然後一起制定了幫扶孩子的計劃。


剛開始倒也見效了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後,孩子又恢復原樣。遲到,原因是家長也起不來。不做作業,不閱讀,家長說孩子沉迷手機。

愛看電視,家長讓我使勁批評,幫助教育。六歲的孩子啊,已經沉迷手機,而家長絲毫沒有作爲。


沒有家長的配合,我的努力顯得多麼無力。
我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胡蘿蔔”,眼中有愛,心中有情,但是對一部分學生我依然無能爲力。


我盡心盡力,卻越努力,越焦慮。那些學生在我的“努力”下,學校的生活也變得缺少樂趣。


無數次,我問自己,孩子們未來的成功,和他們小學學的知識到底有多大的有關聯?

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基礎?習慣?閱讀?可是當這些孩子都不行的時候,什麼最重要?


我想應該是成人對孩子寬容。給孩子時間,讓他慢慢學,慢慢懂。


一年級不會的東西,二年級未必不行,二年級不行,三年級也許就懂了。

三年級不懂,還有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 知識永遠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那顆求知的心,是不是在積蓄正能量。


正如蒙特梭利說得那樣:“一個個體的內在個性與自我,是自然而然發展的,非我們所能左右,我們僅能助一個人實現他自己……”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引領孩子找到那條通過他內心世界的道路,而不是一再使孩子受挫。”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株株植物。孩子的花期各不相同,但最終都會開花,即使沒有開花,做一顆旺盛的綠植亦不失是一種美。

我們只管定期施肥、澆水、捉蟲,然後靜靜地等待,屬於他的日子的到來。


容許孩子犯錯,容許孩子跟不上集體的腳步,並且不要過多地關注他的“跟不上”。


讓他在充滿溫情的、友愛的、積極向上的集體洪流的生活中,裹挾着向前走。就像森林裏孱弱的樹苗,和強壯的樹木一起接受狂風暴雨的洗禮。


對有些孩子,教室裏最重要的不是爲他“補差”,而是建立溫情的、富有人情味的師生關係。

畢竟孩子無法選擇他的稟賦,也無法選擇他的父母。


當我放下“補差”這個包袱時,才發現真正的孩子。學習怎麼都不開竅的孩子,他善於幫助別人,每天做着別人不在意的工作。

爲別人付出,讓他眼裏充滿了光。那個閱讀題一分都拿不到的孩子,生字寫得像個小書法家。


孩子在教室這個小社會里,接受到的是寬容,未來他將會寬容;接受到的是友愛,未來他將也會是一個友愛的人;

他在這裏接受的什麼,未來就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人,首先是一個善良、溫情,充滿愛與能量的人,其次是人才。沒有良好人品支持的人才都是社會的定時炸彈。


“愛滿天下”,先從“愛”滿教室做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