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閱讀更高效

今天做了一下分享,想想就把分享稿子發上來了:

經常我們聽到一句話,人生,要麼行萬里路,要麼讀萬卷書。

如果要成長,行萬里路,就是自己親身去體驗;讀萬卷書,也就是吸收他人的體驗。

但說讀書重要吧,對讀書真是又愛又恨的感覺。 很多人說我知道啊,但是讀不進去啊,而且讀了也不懂啊,還有人覺得我讀懂了啊,但是然並卵,沒有什麼用啊。

這點我個人就感觸很深,想讀又讀不下去,本來就動力不足,而且又讀的慢,簡直是惡性循環啊。

那我又跑去研究快速閱讀的方法,但經常是確實讀完了,純粹追求速度了,讀完沒剩下什麼。

我想着寫讀書筆記吧,寫完後是比之前好些了,至少有個記錄,但思考深度依然沒上去,對我的認知和生活沒有太多影響。

直到我開始參加讀書會。大概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大概自己帶領了20多場讀書會,參加別人的讀書會至少3倍的量,也就是加起來也有80多場。這個過程中,一是讀書的速度快了很多,而且讀得更輕鬆,並且每次都收穫滿滿,所以也特別想分享給大家。

爲什麼讀書會會有效?

在這裏其實涉及到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下面這張學習金字塔的圖,其實很多小夥伴都見過的。

這張圖是美國的一個國家訓練實驗室的數據,我們不糾結具體這上面數據的精準度,但這個學習內容的留存率說明的問題,就是被動學習後留存的東西太少,單純的閱讀就屬於被動學習,所以一本書僅僅是讀完了,確實未必有用。所以要提升效率,就是化被動學習爲主動,就是看完書要去輸出,比如說討論,寫作,教給別人都可以。

在讀書會中是怎麼操作的呢?  我們的讀書會是真正的共讀,而不是隻有代領人,或者是聽一個人去拆解。每週時間,每個人在家看完一部分章節,帶着自己的思考,然後大家一起討論,這就是把閱讀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每個人輸出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跟其他人的觀點碰撞,因爲別人看到和想到的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樣,這樣就打通自己的盲點。一個人也許是臭皮匠,但一羣人的智慧絕對不可小視。在這裏,每個人的成長都可以是指數級的。

在這樣讀書了一段時間後,我又感覺還不太夠,怎麼樣將讀書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呢?

我們經常聽說,知識是第一生產力,怎麼將個這個生產力用起來呢?

首先看生產力的定義,生產力是通過思想和技能的提升來創造價值,這個價值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是財富的增加。

如果說我們通過讀書, 站在這些寫書的巨人的肩膀上,讓自己某個行業內、或某個概念上,搞得比絕大多數人都清楚,那麼就一定會擁有自己的一方之地。

所以讀書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也就是要做主題式閱讀,要搞懂這部分,就要在一個主題上死磕,而且要讀經典的書。在一個主題上,如果你精讀過十本書,相信一定會比70-80%的人都更有話語權。

那我們更進一步來探討,其實我們也遇到過,就是大家一起讀的時候,大家都對這個主題不熟悉,依然探討的不深入,怎麼能讓思考更進一步呢?

我自己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而缺的僅僅是一個好的框架和工具。

在這個過程中,我又遇到了好的老師,他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就是作家們,名家們是怎麼讀一本書的,比如魯迅,他再寫《中國小說史略》時候,摘抄了五千張知識卡片,中國歷史學家吳晗,關於明史的積累卡片有20萬張,有一年在戰爭期間,沒有其他資料可以引用,光是用他自己的卡片,就寫作了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朱元璋傳》;還有大家熟知的李敖,更是直接把書給解體了,碰到好的章節,直接剪下來製作自己的卡片。

但說了這麼多,怎麼製作自己的知識卡片?

知識如果只是摘抄和存儲,似乎也沒有什麼意義。

我們從心理學和大腦科學角度來說,人的認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觀察--感受--想法--行動,同時行動過後,再反饋到想法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認知。

所以知識卡片也可以按照這種方式來形成,把他們簡化一下就是四個字--見感思行, 這個知識卡片的概念是由印象筆記大賽的一位冠軍提出的。

其實迴歸本質,就是大腦處理信息的整個過程,我們利用這個方式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將思考集中在這個信息點上,進行深化。

見:把看到的信息,現象,用自己的話濃縮提煉,呈現出來

感:結合自己的感受或者經歷,理解這個信息,感知這個信息

思:思考這個知識點和別的知識點的聯繫或者區別,構造自己的知識網絡

行:想想這些知識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作用,下一步可能的行動,把知識內化

試想我們積累了1000千張卡片,是不是就能洞察某方面的底層邏輯,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腦袋裏就形成了自己的認知構架,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視野和思維,甚至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大家覺得如果有一個結合知識卡片輸出的讀書會,是不是會更加錦上添花,更能幫助我們提升閱讀效率,做到知識內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