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阅读更高效

今天做了一下分享,想想就把分享稿子发上来了:

经常我们听到一句话,人生,要么行万里路,要么读万卷书。

如果要成长,行万里路,就是自己亲身去体验;读万卷书,也就是吸收他人的体验。

但说读书重要吧,对读书真是又爱又恨的感觉。 很多人说我知道啊,但是读不进去啊,而且读了也不懂啊,还有人觉得我读懂了啊,但是然并卵,没有什么用啊。

这点我个人就感触很深,想读又读不下去,本来就动力不足,而且又读的慢,简直是恶性循环啊。

那我又跑去研究快速阅读的方法,但经常是确实读完了,纯粹追求速度了,读完没剩下什么。

我想着写读书笔记吧,写完后是比之前好些了,至少有个记录,但思考深度依然没上去,对我的认知和生活没有太多影响。

直到我开始参加读书会。大概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大概自己带领了20多场读书会,参加别人的读书会至少3倍的量,也就是加起来也有80多场。这个过程中,一是读书的速度快了很多,而且读得更轻松,并且每次都收获满满,所以也特别想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读书会会有效?

在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下面这张学习金字塔的图,其实很多小伙伴都见过的。

这张图是美国的一个国家训练实验室的数据,我们不纠结具体这上面数据的精准度,但这个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说明的问题,就是被动学习后留存的东西太少,单纯的阅读就属于被动学习,所以一本书仅仅是读完了,确实未必有用。所以要提升效率,就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就是看完书要去输出,比如说讨论,写作,教给别人都可以。

在读书会中是怎么操作的呢?  我们的读书会是真正的共读,而不是只有代领人,或者是听一个人去拆解。每周时间,每个人在家看完一部分章节,带着自己的思考,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就是把阅读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每个人输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跟其他人的观点碰撞,因为别人看到和想到的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这样就打通自己的盲点。一个人也许是臭皮匠,但一群人的智慧绝对不可小视。在这里,每个人的成长都可以是指数级的。

在这样读书了一段时间后,我又感觉还不太够,怎么样将读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呢?

我们经常听说,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怎么将个这个生产力用起来呢?

首先看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是通过思想和技能的提升来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是财富的增加。

如果说我们通过读书, 站在这些写书的巨人的肩膀上,让自己某个行业内、或某个概念上,搞得比绝大多数人都清楚,那么就一定会拥有自己的一方之地。

所以读书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也就是要做主题式阅读,要搞懂这部分,就要在一个主题上死磕,而且要读经典的书。在一个主题上,如果你精读过十本书,相信一定会比70-80%的人都更有话语权。

那我们更进一步来探讨,其实我们也遇到过,就是大家一起读的时候,大家都对这个主题不熟悉,依然探讨的不深入,怎么能让思考更进一步呢?

我自己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而缺的仅仅是一个好的框架和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我又遇到了好的老师,他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就是作家们,名家们是怎么读一本书的,比如鲁迅,他再写《中国小说史略》时候,摘抄了五千张知识卡片,中国历史学家吴晗,关于明史的积累卡片有20万张,有一年在战争期间,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引用,光是用他自己的卡片,就写作了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朱元璋传》;还有大家熟知的李敖,更是直接把书给解体了,碰到好的章节,直接剪下来制作自己的卡片。

但说了这么多,怎么制作自己的知识卡片?

知识如果只是摘抄和存储,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从心理学和大脑科学角度来说,人的认知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观察--感受--想法--行动,同时行动过后,再反馈到想法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认知。

所以知识卡片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来形成,把他们简化一下就是四个字--见感思行, 这个知识卡片的概念是由印象笔记大赛的一位冠军提出的。

其实回归本质,就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整个过程,我们利用这个方式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将思考集中在这个信息点上,进行深化。

见:把看到的信息,现象,用自己的话浓缩提炼,呈现出来

感:结合自己的感受或者经历,理解这个信息,感知这个信息

思:思考这个知识点和别的知识点的联系或者区别,构造自己的知识网络

行:想想这些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下一步可能的行动,把知识内化

试想我们积累了1000千张卡片,是不是就能洞察某方面的底层逻辑,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脑袋里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构架,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视野和思维,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大家觉得如果有一个结合知识卡片输出的读书会,是不是会更加锦上添花,更能帮助我们提升阅读效率,做到知识内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