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中考题整理2021010~~中国近代史10: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长征精神、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期间敌后根据地建设、洋务运动


(2020年潍坊卷,第12.13.14.15.16.17.26题,共12+16分)

12.梁启超提出:“三代(夏商周)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其意图是(  )

A.振兴洋务B.倡导变法

C.批判孔教D.维护共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1898年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旨在通过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通过题干分析,“梁启超”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主权力过于集中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可知B符合题意。A洋务运动,与题意不符。C新文化运动,与题意不符。D辛亥革命,与题意不符。故选:B。本题

13.“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通过题干分析,“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胡适为首倡导白话文,可知此题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不符。故选:C。

14.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其精神本质是(  )

A.为人民谋幸福 B.进行战略转移 C.坚持北上抗日 D.挽救中国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根据所学可知,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故A符合题意。故选:A。掌握长征的过程和意义,理解长征精神的本质。

15.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在今潍坊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创建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的是(  )

A.王尽美 B.陈毅

C.马保三 D.许世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马保三(1887~1964)山东省寿光市牛头镇人。曾化名张炳炎。马保三创建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共寿光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组建人民抗日武装。遂即发动了声震渤海平原的牛头镇起义,树起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的大旗。马保三被推选为司令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跑了8个乡、几十个村庄,组成了一支80多人的“抗敌后援队”,为起义组织了骨干力量。故选:C。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要求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其目的是(  )

A.推进国民革命 B.巩固工农政权 C.促成重庆谈判 D.促进合作抗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共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深重,为抵抗日本侵略,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要求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D符合题意。故选:D。

17.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其背景是(  )

A.日伪军封锁根据地

B.正面战场节节胜利

C.日军开始全面侵华

D.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主要集中力量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由于日伪军封锁根据地,根据地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A符合题意。故选:A。

26.科技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文字批量复制技术的创新,而这种文字复制技术的根本性革命则是出现在宋代。这些新技术在中国出现后,先后传播到东亚和欧洲,使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更加普遍,更加快捷。﹣﹣《早期木刻本考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文字复制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简要概述其影响。

材料二:从鸦片战争到1895年,清政府主要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对西方技术体系一知半解,未发展机器制造等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技术上落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论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引进军事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当时科技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三:1956年1月,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很短时间内,国家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技硕果。﹣﹣《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强国》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为什么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科技硕果?

【考点】本题考查印刷术的发明及其作用、洋务运动、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答案】

(1)先后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维护清朝统治;对西方科技的认识不全面,只引进军事技术和少数相关技术。

(3)国家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