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一位給女兒看孩子的阿姨的自白,這種做保姆式的享福,我真享受不起。

我是紀阿姨,今年63歲,給女兒看孩子8年,卻最終換來女婿一句話,“你就知足吧,很多農村老太太想來城裏享福,都沒有機會呢!”我想說的是,“這種給你們做保姆式的享福,沒有機會也罷。”女兒對我的態度,更是讓我寒心不已。

我來自農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小茹遠嫁到了另一個省份,平時只有過年過節來看我。我二女兒小雅大學畢業後,就在我們市裏找了工作上班了。自從老伴10年前因病去世,二女兒怕我在家孤單,就邀請我去他們家去。開始我不樂意,因爲畢竟在農村住習慣了,住樓上總感覺憋悶,也沒有個人聊天。但是,經不住二女兒女婿幾次三番地勸說,我就去了。

那時,女兒剛好懷孕幾個月了,我就過去幫買點菜,做做家務。女兒女婿平時工作忙,我就在家裏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後來,小孫女的出生後,我漸漸感覺我的活兒多了起來。一方面我要帶一個小孩子,另外,家務活兒我也全包了。

女兒女婿每次上了一天的班了,回到傢什麼也不做,兩個人喫完飯後,連碗筷也不刷,就躺沙發上看手機。我從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0點,中午偶爾能睡個覺,也是得等孩子睡了,和她一起睡。我感覺這一天下來,比上班還累。至少他們還有休息時間,我呢,簡直就像陀螺,一天12小時不停地轉。

其實,我能體諒他們年輕人的生活工作壓力大,所以,我就儘量把一切我能做的做好。不過,我越來越發現,有時候,當你付出的越多,別人卻把這一切當做理所當然了。當你稍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對方就會不滿意起來。

一次,我感冒頭疼厲害,實在沒法做更多的家務,我就把晚飯做了,地板什麼的,沒有擦。我就想,等他們回來擦,結果女婿下班回來,看到地板髒了,就嘟囔,“地板這麼髒了,也不拖拖!”女兒忙替我辯解,“咱媽病了,你拖一下吧。”結果他就說,“病了連這點活都幹不了了嗎?我們感冒還要上班呢。”口氣裏滿是不滿。

隨着孩子會走路了,我的活兒更多了。孩子小,精力充沛,她走到哪裏,我都得跟着,一刻不能馬虎。偶爾磕着碰着,人家不聽我的解釋,上來就是一通責怪。一天,我帶着孩子在樓下玩兒,就是和一位同樣看孩子的大姐聊天間隙,孩子走路沒走好磕到了,臉上被地面擦掉一塊皮。儘管女兒一回家,我就告訴了她,孩子不小心磕到了,我消毒處理過了。她還是不放心,問我怎麼消毒的?用什麼消毒的?還說怕留疤痕什麼的。孩子出現問題,是我的疏忽,但是她的態度着實讓我心寒,我感覺他們根本就是把我當做保姆看待的。

好不容易孩子可以上幼兒園了,我可以輕鬆點了,我就和女兒女婿商量,回家待一段時間,結果他們不願意。說孩子在幼兒園待的時間長了不好。結果,等孩子幼兒園畢業,我打算回去的時候,女兒懷孕了有了二胎。

小的剛剛上小學輕鬆了,又有了一個。這個時候,我感覺身體真的喫不消了。但是沒有辦法。後來,我身體喫不消,累到了,住院幾天,結果女婿把我送去,就去上班了,喫飯他替我定外賣。我住了幾天院,吃了幾天外賣。等我出院後,我鐵了心要回家。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女婿聽我說後,表示很驚訝,竟然說,“你就知足吧,很多農村老太太想來城裏享福,都沒有機會呢!”我不理他,我想說的是,“這種給你們做保姆式的享福,沒有機會也罷。”我現在倒是比較羨慕那些不給兒女看孩子的老姐妹了。

之前,我去城裏的給女兒看孩子的時候,我鄰居劉大嬸,她兒子兒媳來接了她幾次,她都堅決不去。說不習慣,堅決不去。後來兒媳沒辦法,自己看孩子了,平時做點兼職賺點零花錢,現在孩子也上小學了。她當時說她沒有義務。我聽後感覺她太不通情理了。孩子那麼忙,她完全可以去幫忙的卻不去,這不是故意引起家庭矛盾嗎?

現在,在我看來,我想當初我還不如像劉大嬸一樣,堅決不去好呢。遇到這樣不知感恩的子女,看了也是白看,不夠心寒的。大家說對嗎?
@鳳姐姐啊
這是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網友的故事。是關於一個阿姨給兒女看孩子的故事。很多人都指責阿姨的女兒女婿沒有感恩之心,不體諒阿姨,把她的付出視爲理所當然,把她當做保姆看,實在太過分了如此等等。
但是,當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阿姨有沒有問題呢?當然她的付出是必須肯定的,很辛苦,很不容易。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女兒女婿爲什麼會看不見老人的付出呢?

如果父母從小總是喜歡大包大攬,把本來孩子應該做的事情,自己替他們做了,那麼到了該他們承擔責任的時候,他們怎麼可能那麼自覺的去承擔起來呢?因此,當我們說“啃老族”可恨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這裏面的家庭教育問題吧。有因纔有有果,這裏面一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導致今天的果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