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般的職業 存在嗎


無論是怎樣的美稱:

“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或“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都不過是世人對這一職業的褒獎,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師者 ,首先是一個人,有血有肉,有各種情感的真實的個體;其次,她纔是一個教育工作者。

而事實上,人們往往只看到她爲人師的一面,而且她自己也理所當然的這樣以爲。


工作中她以“師者”身份自居,生活中她是女兒兒子,是母親父親,是她人的同學朋友,是鄰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消費者;她會在母親那裏偷懶,會在丈夫面前撒嬌,會和朋友暢飲,會時常出現在菜市場、商鋪裏討價還價……

都說做爲老師的孩子幸福,其實不然,尤其是和是老師的家長同一個學校,更不然!

做家長的老師,在單位就只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她根本轉變不了角色,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沒有做父母的疼愛,爲了不讓這個所謂的學生孩子添亂,只會更加的變本加厲!

回到家裏,打開房門的一剎那,她才感覺到疲憊不堪,卸下僞裝,換上拖鞋,她才突然發現自己還是一個母親,一家之主。她要教敬老人,教育孩子。

她走進廚房,拿起圍裙,掂起菜刀,開始並不熟悉的“廚房大戰”。鍋碗瓢盆醬醋,原來這纔是生活的全部。


一位教師進修學校培訓科的老師曾在凌晨如是寫到:

“靜靜的深夜羣星在閃耀,

洗衣房的燈光徹夜明亮。

[跳跳][跳跳][跳跳][跳跳]

我終於洗完了衣服,

落下來的“功課”總歸是要補的。”

曾經那麼快樂的小女生,一朝爲人師,爲人妻,爲人母,所有華麗的外衣,回家後都變得那麼真實。


說實話,心疼是有的。

可天底下的職業又有哪個外表的光鮮亮麗不是徒留外表,背後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班裏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可卻總不見女孩開心,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回家媽媽又該吵我啦…

起初很不理解,天下怎麼還有這樣的母親,非的讓孩子考第一?

開家會時我見到了這位母親,聽孩子說不過和我相仿的年紀,卻見她略顯蒼老。怪不得孩子有次下課連問我兩句,“老師,你怎麼那麼年輕啊!”

後來在與這位家長的一次通話中瞭解到這位學生母親的心聲:我經常上夜班,不能陪伴孩子,我對她要求嚴格,只是不希望將來孩子和我一樣受同樣的苦…

前幾天,聽說她因爲血壓高暈倒被120拉走了,住了幾天院,出院後聽孩子說沒有合適的短袖穿,立馬帶孩子買了兩件。孩子由此也終於懂得母親的用心良苦,不再怨恨母親。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說父母親哪怕再窮,學歷再低,但孩子,他們已經把能給你的全都給你了,哪怕你有再高的學歷,再富有,你都沒理由嫌棄他,不尊敬他。

做老師的家長,常常面對自己的孩子“無從下手”,一面是家長一面是老師,徘徊其中,舉步維艱。

尷尬的雙重身份,無所適從的教育方式,想來這樣家庭的孩子也是“摸不透”這個“怪人”:明明你是媽媽,卻不能在你懷裏撒嬌;明明你是父親,卻不能像別的小朋友一樣和爸爸一起玩遊戲打鬧;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問你一道題,卻被你教訓“一看就是沒有好好聽”…;因爲你是老師的孩子,你要比別的孩子各方面更優秀,學習、書法、音樂、體育,禮儀…


而在我的記憶裏,我的老師父親:

曾爲班裏調皮的學生大發雷霆,曾在雪夜裏挨家挨戶檢查學生們學習小組的學習情況半夜不回,曾在昏暗的油燈下批改學生的作業,曾爲獲獎的學生自制獎盃…

卻不曾:

哪怕有一次指導過我們學習,

哪怕有一次過問過我們的生活

老爸一直爲自己多年來教育工作上取得的驕人成績不悔,爲他的那位考上名校的“得意門生”驕傲,要問他如果重新來過,他還會是同樣的回答。

這就是“神”的回答,世上雖沒有“神”一樣的職業,卻有着“神”一般的信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