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豔陽天》:經典作品成於創作團隊追求藝術的誠心

《風雨豔陽天》是楊慶華講述20世紀經典電影、話劇作品幕後創作故事的文集。這些文章中記錄了許多經典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參與制作的編劇、導演、演員們等爲了完成作品曾經歷過怎樣的波折和努力。

書中提到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家》《龍鬚溝》《紅日》《林則徐》《青春之歌》《日出》《雷雨》《駱駝祥子》《李自成》《桃花扇》《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老舍、夏衍、曹禺、石揮、歐陽予倩、歐陽山尊、焦菊隱、蔡楚生、英若誠、謝晉、孫道臨、趙丹、於是之……。儘管其中的許多作品有着濃濃的時代特徵,但仍要承認,這些劇目確實是禁得起考驗的經典作品,這些主創們確實是藝術史上難忘的藝術家。

20世紀多數時間內,創作條件非常艱苦,社會氛圍也經常影響着創作方向。在這樣的創作環境下仍能湧現出這麼多優秀作品,最主要原因在於那個時代的作家、編劇、導演、演員們以藝術創作爲核心目標,專心致志地追求藝術水準,一門心思要塑造好人物、拿出好作品,較少因其他方面的考慮影響藝術創作的質量。

“藝術源於生活”,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爲經典,首先就在於追求“真實”。作品反映真實生活情況,演員也體驗相應的真實生活再到劇目中重現符合實際的場景。

《風雨豔陽天》中多次提到,作家們會根據親身經歷或者深入實際環境體驗生活,在此基礎上創作小說、劇本,之後還會把寫好的劇本讀給所描寫的真實羣體,並根據蒐集到的意見、反饋進行修改;演員們同樣被要求反覆閱讀原著、劇本,還要體驗故事中的真實生活,力求做到真正理解故事背景、職業特徵、人物性格。

創作《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的時候,老舍不僅把稿子提交給領導和演員們收集反饋,爲了劇本更符合工人的工作實情,還把寫好的劇本念給工人們聽,讓他們直接提意見。

拍《老兵新傳》的時候,劇組到北大荒的農場直接拍攝真實雪景。在零下20多度的氣溫下拍攝,演員拍完戲手都凍僵了,攝影機要在三角架下用小煤爐烘烤才能正常工作。

排練《龍鬚溝》的時候,全體演職人員都下到了龍鬚溝體驗生活兩個月,甚至在大雨瓢潑的晚上,跟龍鬚溝派出所的民警們一起泡在溝水裏幫助居民。

正是這樣紮根於真實生活體驗的真誠創作態度,保證了作品能夠反映實際、刻畫入骨。經歷了這樣的親身體驗和密切交流,作家們才能更準確地展現人物特點,演員們才能更生動地演活這些角色形象,最終打造出的作品才能打動觀衆。

所以他們創作出的作品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老舍用幾句話,就把丁四嫂“刀子嘴豆腐心”的勞動女性形象展現出來;話劇《駱駝祥子》上演時,被劇院領導邀請去看戲的車伕及家屬們,聯想到自己的實際生活情形,都被舞臺上的表演感動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每一部電影或者話劇在創作過程中,都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經典作品也不例外。從《風雨豔陽天》中也可以看出來,爲了順利把好的作品呈現在觀衆面前,所有主創人員爲了確保作品的質量,都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和限制,有時候甚至要頂着壓力或者等待合適機遇的惠顧。

中國青年出版社原計劃在1959年第三季度出版柳青的《創業史》第一部,作爲國慶10週年獻禮作品。而柳青爲了避免因趕進度而影響作品質量,專門申請延後了出版計劃。最終,《創業史》第一部於1960年5月出版。

創作《李自成》時,姚雪垠沒有把李自成塑造成當時流行的“高大全”的“三突出”形象,而是堅守“歷史現實主義”原則,寫出李自成的帝王思想和侷限性。

拍攝《紅日》時,導演湯曉丹看完張靈甫的相關資料後,在心裏暗暗定下了“要把雙方軍事首長都表現出‘指揮若定’風度”的目標,決定對反角張靈甫保持批判,但不刻意醜化。

不難想象,他們這樣做,必然需要頂着一定的壓力,他們所求的,無非是給讀者和觀衆交出更好的作品。

保持真誠的創作態度,這是他們對待作品、對待讀者和觀衆的一份誠心,虔誠地追求藝術水準,盡己所能捧出最真誠的作品與讀者和觀衆交流。這份藝術創作的誠心,是孕育經典作品的沃土。


2021.05.23霧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