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認知讓你熱血沸騰

砍柴課程除了餐前點心,還有開胃小菜。

從事五年新媒體的編輯丹尼爾李老師,對我們發出了靈魂一問:我們爲什麼而寫作?

老師從他老師的身上明確了自己寫作的初心:內容爲王,踏踏實實寫作。

在學習寫作前,我們的確得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爲何寫作?寫作的初心是什麼?

大多數人寫作是爲了實現自己年少萌發的種子,中年後的寫作一部分爲了愛好,更多的是想靠寫作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陷入沉思,思考自己寫作的初心。

16年,我在有書開始閱讀,寫讀後感。用輸出倒逼輸入,着重點在閱讀本身。

那一年的契機,是畢生難忘的。

醫生告訴我:你的孩子活不過六歲。

孩子十個月大,重度地中海貧血,終生要靠輸血續命。

孩子的重病,對母親,是致命的打擊。

有些人,活着對他而言,就夠難了。

那一年,我在深淵徘徊不定,曾與之深深凝視。

靠着閱讀,寫作,我跨過了這道坎。

如今,他即滿六歲,闖過了魔咒。但未來的出路在哪?依舊是個謎團。

不過我的內心變得祥和,不再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全心全力治療,照顧,陪伴,珍惜相處的每一寸時光。

寫作,撫慰了我,幫助我與現實生活的殘酷對抗。

白日,我爲生活奮戰,夜晚,我用文字撫慰。

那些焦慮,痛苦,不安……在一筆一劃的文字裏漸漸撫平。

未曾有成爲作家的夙願。只想着,某天,藉由一支筆,寫寫個人傳記。

這一生,路坎坷,漫長,渺茫。

寫作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我感激寫作,它豐盈了我的內心世界。

哪怕不能靠文字謀取生活,我也甘之如飴繼續與它作伴下去。

闖入砍柴團隊,一是欣賞砍柴老師本身的才華。二是寫作多年,進步甚少。一直侷限在自我世界,眼光狹隘。

新事物的龐大興起,必然有一定的緣由。學會接納,才能擁抱。

丹尼爾老師繼而分享寫作的三個層次:

一,把藝術當朋友,求樂趣

大多數人把寫作當成自己的愛好,源於年少時的文學萌芽。高雅的愛好,最好的消遣。杜絕了塵世中的是是非非,在文字中翱翔。

對現實的吐糟,不吐不快的話語,化作音符從筆尖蹦出,在無數個夜深人靜時,與自己對話。

文字與我們成爲朋友,高興時筆下的文字是跳躍的精靈,悲傷時它們安撫你受傷的心靈。

通過文字,我們又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者,攜手邁進更廣闊的天地,享受這份愜意。

二,把藝術當合作夥伴,求商業藝術的平衡

一部分人以超前的眼光,看到了市場的需要,嗅到了商機。

文學可以變成文案,如一件產品,尋找合作伙伴,轉換成盈利模式。

文學可以開班,教會更多的人學寫作,一個個培訓班孑然而生。

用自己手中的筆,分得一杯羹,也無可厚非。

三是把藝術當生命,求藝術

藝術家的一生註定走不了尋常路,除了先天的敏銳力,需要拋棄,放下更多的東西。

不管貧窮富有,只堅持自己的夢想。

執著於目標,滿腔熱血,心無旁騖去幹一件事。

與我一同踏入有書的一位書友,她一進入就被文字癡迷住了。

瘋狂愛上寫作,爲之廢寢忘食,樂此不疲。

兩年後,出版書籍,從中年小白,搖身一變,成了一名作家,詩人。各式各樣的榮譽紛湧而至,夙願達成。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雖然我們進培訓班的目的是爲了賺錢,但丹尼爾老師卻一遍遍給我們敲警鐘:寫作的功利心不能過重。

我們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變現,自我能力的提升比短暫的變現更有價值。

上了稿,得到了稿費,只是一次性行爲。

而沉下來,學到真本領,纔是長久的價值。

不僅僅從“麻瓜”晉升爲“巫師”即可,而應升級系統,將自己打造成最強大的“巫師”。

在專業領域變強變大,變現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們對堅持二字有着很深的誤解。誤以爲不管什麼事,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可曾思考過,你的堅持有無價值,是否有意義。

在堅持去做一件事之前,我們需要判斷,它的根本是什麼,本質纔是我們堅持的道。

長期主義不是一次次重複做正確的大事,而是去具體地改進一點點小事。

彷彿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擊中了我的心臟,砰砰砰作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