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之難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這是魯迅先生在《野草》題辭中的開篇語。

以前讀到這句話時,不甚理解,以爲這是魯迅先生髮出的類似“沉默是金”的感嘆。直到我讀到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才明白他的這句話有着多麼深刻的現實意義。

1936年4月,魯迅先生在其逝世前幾個月寫了一篇文章,叫做《我要騙人》。他講了這麼一樁事:在一個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門,碰見一個來爲災民募捐的小女孩。而彼時中國正處於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之下,所以魯迅很清楚地知道,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到災民手中,只會被"蛀蟲”盤剝一空,她的募捐完全沒有意義。但是面對這樣一個熱情、天真的孩子,能直言不諱地告訴她說她做這件事沒有意義嗎?不能。不但不能說,還必須對她說:“小朋友,你做的事情非常有價值,我一定支持你。”於是魯迅牽着女孩的手,帶她進了電影院,買過門票之後,用大錢兌來小錢,再把小錢交給小女孩。小女孩緊緊地握住魯迅的手,說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體災民,對你表示感謝。魯迅看着這小女孩越走越遠,他的手上還可以感覺到這個小女孩手的溫暖。但是正是這溫暖像火一樣燒灼着魯迅的心,因爲他騙了這個孩子。然而,魯迅先生反過來想,我能不騙這孩子嗎?我能不騙人嗎?他進而想到,當今之中國,難道是披瀝真實的時候嗎?我們能夠把我們真實的想法都說出來嗎?不能。所以,“我要騙人”。

就像他在原文中寫道的:“付了一塊錢,實則不過買了這天真爛漫的孩子的歡喜罷了,我不愛看人們失望的樣子。”

這就是魯迅先生的開口之難,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他要“騙人”,他要“時刻說謊”。尤其是對於孩子們,因爲真實過於殘忍,以至於他不敢說真話,或乾脆選擇“失語”。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處於北洋軍閥統治和新文化運動的餘波之間。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希望與失望之後,魯迅先生轉而關注內心世界,與自我進行着激烈的鬥爭。在他看來,各種形式的話語都喪失了其該有的效能,外部的壓力與內心的焦灼,合築成一堵隱形的高牆,讓他無話可說,只能“敏於文而訥於言”。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在充滿懷疑、不安,以及對隨時有可能喪失生命而生成恐懼的灰色年代,很少有人能夠孤軍奮戰,選擇去當一位戰士。正是因爲意識到自己極度渴望說真話,但是又不得不時時刻刻說假話的情況,魯迅纔有那句引人深思的題辭:“當我沉默的時候,我感到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