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歇夫婦的冷麪美學

貝歇夫婦的冷麪美學

貝歇夫婦(Bernd & Hilla Becher )是20世紀30年代德國攝影師,因共同的攝影理念走到一起,在攝影史上的突出貢獻是,記錄了上世紀60年代重工業建築羣面臨關閉或拆毀前的模樣,以冷麪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了這些存在過有不復存在的歷史地標。

[圖片上傳失敗...(image-ae9631-1621930956138)]

貝歇夫婦是感知到了重工業作爲一個時代產物,有着它的生命週期,而一些特定的建築羣因社會需要而被建造起來,又因爲社會的需要而將被摧毀,最初想用畫畫的方式把他們記錄下來,後來發現畫畫的速度跟不上建築物被摧毀的速度,所以採用了攝影的手段。受到20世紀初新客觀主義攝影大師奧古斯特·桑德的影響,他們的攝影作品展現了冷靜、客觀、精確、超然、嚴謹等特點。

奧古斯特·桑德(1876年-1964年),被譽爲”時代臉孔的留影者”。他的作品以客觀的態度,表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日耳曼民族的衆生相。

不同於奧古斯特·桑德的分類學攝影,貝歇夫婦更進一步加入了社會和文化的考量,把類型學引入到了自己的攝影體系中,以非常節制的精準安排,在不同形狀與造型之間,產生完美的連接,對現實事務的信息進行分類歸納,從重抽取具有共同的、永恆的內在邏輯。通過這樣的外在表現,貝歇夫婦想要表達的攝影主題是從不斷變化中尋找不變的本質。

[圖片上傳失敗...(image-6ed2c8-1621930956138)]

[圖片上傳失敗...(image-98670-1621930956138)]

[圖片上傳失敗...(image-5c5517-1621930956138)]

不得不說,除了人物,這些建築能夠更加客觀的展現特定時代的特色,讓人一眼望過去就能夠被帶入到那個年代中。

在攝影手法上,貝歇夫婦採取“直接攝影”的手段,秉承主體唯一,以旁觀者的視角,中央正面拍,不摻雜任何個人情感,也不刻意以尋求角度來追求形式美,就是客觀的記錄建築物本來的模樣。同時,也摒棄特殊光線,只選擇在陰天漫反射條件下進行拍攝,“從來不存在人們理解的塑造好建築照片必須的‘光影魅力’”,因此讓圖片顯得更加的客觀、簡潔,無形之中也抹殺了“時間”的限制。

[圖片上傳失敗...(image-6f909a-1621930956138)]

[圖片上傳失敗...(image-da9bab-1621930956138)]

[圖片上傳失敗...(image-8bc4b5-1621930956137)]

貝歇夫婦就讀於杜塞爾多夫學派,從此他們的攝影風格便成爲了杜塞爾多夫學派的基石,極致的客觀、冷靜、精確、超然、嚴謹成爲了“杜派”特定的風格,也引發了後來的一系列攝影師的追隨,比如安德烈·古斯基(大尺度客觀美學)、坎迪達·胡弗(極致對稱的“大場面”)、托馬斯·斯特魯斯(冷麪街道)··· 再到後來的新地形代表史蒂芬·肖爾、羅伯特·亞當斯。甚至再到用觀念攝影的方式進行建築攝影的杉本博司、託德·希多、托馬斯·迪曼德、麥克·沃爾夫,都能夠找到貝歇夫婦的影子。

因此受貝歇夫婦攝影作品的啓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建築攝影中的藝術作品:

01 冷麪。客觀、中立、冷靜、隱藏建築的表現欲,讓照片產生一種超然的精確感。 02 嚴謹。將嚴謹的構圖做到極致。比如前邊提到裏的選擇陰天這樣的天氣、選擇唯一主體、中央正面拍攝,不佳雜任何個人情感和攝影操作的技法,做到每一個細節都可觀的展現出來,每一次拍攝都堅持這些原則,拍上10年、20年,單張作品會給人一種誰都能拍出來的假象,但是成爲一系列作品的那種震撼和時代印記的呈現,便會成爲佳品。 03 人文色彩。以一顆對這個世界寬廣的悲憫之心看待周遭的事物,看似旁觀、冷靜,實則就是自己的內心獨白,讓更多的人在很長時間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懂了!

參考:原畫冊知識星球相關教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