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需要勇氣,願你不給自己後悔的餘地 01 02 03

孩子,六一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了,提前祝你六一快樂,成長快樂!

對於玩和學習,喜歡後者的孩子總是爲數不多的,但對於老師和家長來說,取得好成績,似乎永遠都是第一位的。但爲什麼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總是事與願違呢?

因爲關注點不同。

作爲過來人,媽媽今天並不想以長輩的身份教誨你如何在最好的年紀把握時機、刻苦學習,而是希望你某天有機會、有能力讀到媽媽的這些文字後,不會懊悔幼年時爲何不珍惜時光、好好學習!

01

保持本色,需要勇氣

2017年,動畫短片《Alike》風靡全球。

短片講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父親Copy(複製)一直試圖教給兒子Paste(粘貼)用大人認爲“正確”的方式學習、生活,也就是灰色的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則。

其中一個場景引發人們對教育的反思——

剛上一年級的兒子有着天馬行空的想法,當老師讓他在紙上寫下ABCD時,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字母畫成了畫。然而,不管是老師還是父親,都不喜歡這種方式。

漸漸地,兒子變得麻木,身體慢慢失去色彩,此時的父親才恍然大悟。

教育不是複製粘貼,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色彩,只有適合孩子的纔是最好的。

回到現實,教室裏坐着50多個孩子,講臺上卻只有一位老師,如此“搭檔”,如何保證所有孩子都接受這唯一的教育方式?無法改變,唯有適應!

所以,孩子,媽媽想對你說: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但卻有它們共同的枝幹。當陽光、空氣、水分,哪怕是遭遇風、雨、雪的嚴酷打擊,它們都始終是一個整體。某天,一片葉子不經意地落下,大概也只能說明它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或許你可以理解爲它不足以使自己強大。

媽媽不是要你變得多麼堅不可摧,而是希望你嘴角上揚時,也能經得起風雨、扛得住挫敗。

我們要保持本色、勇敢做自己,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有這個能力和資本。

02

學習很苦,需要勇氣

古人“懸樑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的故事,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時就讀過了。

爲了學習,古人想盡了各種方式,哪怕是把頭髮綁在房樑上、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都是爲了讓自己保持清醒,不倦怠於學習。即便家裏很窮,他們也能在牆上鑿個窟窿,借了鄰居的燭光來看書,甚至可以借大雪的亮光來看書。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孩子,他們不愁喫穿、不缺衣行,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朗朗的讀書聲成了教室外的成年人永遠的回憶與期待。

人們總說,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所以,珍惜當下,把握當下,纔是最好。

媽媽算過一筆賬,一個人從三歲走進幼兒園到大學四年畢業,如果可以,當他拿到碩士、博士研究生證書,人的一生有二十餘年的時光在校園裏度過,既如此,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啊!可是,我們一直被教導着要“刻苦學習”,人爲什麼不應該快樂每一天呢?

後來,媽媽懂了: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知識無限,學習只是一種方式,但凡去做,便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有勤奮努力、不怕喫苦的人,才能真正有所收穫。

孩子,趁着自己尚且年幼,媽媽希望你慢慢培養刻苦學習的勇氣,願你越苦越累越能做自己。

03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媽媽那一代人小時候被這句話深深影響着,到了今天,這句話依然不會過時。

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1%,一年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每天退步一點點,哪怕1%,一年後又會發生什麼變化?

儘管很多人會說一年的時間裏不可能每天都有進步,也不可能每天都會退步,但當很多人看到這兩個算式時,他們被最後的結果震驚了,起碼,他們不允許自己長期的退步。

成年人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句話:我拼命奔跑,只是爲了留在原地。

孩子,你一定還很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就像跑步,你像猛獸一樣向前跑,但還是沒能超過前面的人,但如果你不跑,後面的人一定會追上你。

還記得當初競選學習委員時你說了什麼嗎?

“我要帶領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簡單的一句話,出乎媽媽的意料,八歲的你已經長大了,有了小小的責任和擔當。今後,無論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希望你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每天進步一點點,像竹子一樣,越來越高。


寫在最後——

兒童節馬上就要到了,你可有什麼心願呢?

好像很多,但好像又說不上來,但不管是什麼,媽媽可以確定的是,大概與學習有關的總是不多的吧!(番外話:哪個成年人會期待工作多多的呢?)

孩子,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習的時候,也要有刻苦努力的勇氣,未來某天你會驕傲地對自己說:我不後悔!!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