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城中心校研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文/郭爱英

5月23日,艳阳高照,草木葱茏,花红柳绿之时,唐城中心校教职工一行45人,在校长李俊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杜村红色教育基地研学。

行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穿越时空,重温党史,汲取革命营养,继承红色基因,弘扬太岳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这是此次研学的目旳,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来到辛庄村王光烈士陵园,听“巾帼英雄,血溅山河"的悲壮而豪迈的英雄事迹,女英雄王光,为了保护群众,把敌人引向自已,落入魔掌,敌人对她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向敌人透漏一丁点儿消息,而壮烈牺牲。年仅23岁啊,如花般的年龄,就永远长眠在青松翠柏之下。她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的尊严。今天面对英烈,我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当年英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除了缅怀、敬佩,更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今日的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我们的红色基因不能变,优良传统不能丢,理想信念不能放。

寻访太岳革命老区红色遗迹,我们走进桑曲村太岳军区司令部,这是个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清光绪建筑。只见东厢房门牌上写着:陈赓办公室、西厢房门牌上写着:王新亭办公室、正房是司令部,讲解员告诉我们,薄一波政委,陈赓司令员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在此,运筹帷幄,召开桑曲会议,指挥沁源围困战,韩略伏击战。让我体会到太岳山区巨星闪耀,感悟历史的厚重和璀璨。

来到小李村太岳行政干校,我们先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之后听党史老师的讲课。我们知道了在战争年代,条件艰苦,是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干部轮训。上课时,没有桌椅板凳,大家就沿着院中一条白线,席地而坐;没有纸笔,就用石板、树皮写字。在当时,一小截粉笔,都是一种奢侈品;我们现在看到门前的石埝子,那是当时上课用过的讲台。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太岳行政干校”为抗战前线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坚定信念、能文能武的优秀人才。

行走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处处能寻访到红色故事,感悟到红色文化和太岳精神。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他是个铁血英雄,在抗战时期带领他的独立团浴血奋战,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他的原型是王近山将军。还有文洲村的来历等等,太岳历史,是全国战争历史的缩影,同样书写了军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动人篇章。老大牺牲了,老人擦干眼泪,说老大牺牲,老二上,老三时刻准备上战场。母送儿上战场,妻送郎打东洋,这样壮烈的场景时常出现。

一天的旅游+学习,严肃活泼,紧张有序。让我们通过这次研学实践,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红色基因,弘扬太岳精神,牢记党的宗旨,无私奉献,用最大的热情投身到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的事业当中,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