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小成就》

五月在半個多月的雨天中,嘩啦啦地流走了。

回首

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是不知疲倦的雨天,颳風下雨,從早到晚,一天又一天,一週又一週。

一天晚上十點半從圖書館出來不巧趕上大雨,被迫躲在小賣部等雨停,結果還是淋地一身溼,真正感受到什麼叫風雨兼程。

然而,即使如此,這也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五月,留給我最深的,是閱讀。十本書的小成就對於一個四月份還忍不住受網絡言情小說誘惑的人來說,應該也是一件可紀念的事。

從茅盾的《子夜》開始,結束於沙汀的《淘金記》。中國舊社會的種種黑暗的現實,讓我開始認清歷史,走進歷史。

舊社會,喫人不吐骨頭。底層的人被喫的連渣都不剩,有權有錢的人,喫得滿嘴流油還不滿足。

新思潮給沉悶的舊社會舊中國帶來了希望,也造成了絕望。因爲沒有答案。

但真正觸動我的,是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和它的續集《證言》,它讓我爲自己的身份感到害怕,讓我想要覺醒,用智力和力量武裝自己。

最後,或許就是每天的小思考與小記錄了。小記錄,大努力,大進步。

多讀書,多思考。

五月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