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篇4:育兒次序

中華文化寶藏《宗運生命學》之“幼教篇”第4篇

所謂智慧,首先要懂得事物變化的先後次序。比如,儒家講進退存亡、中正守時,佛家講緣起性空、明心見性,道家講無中生有、持後之道等。人生偏差,也主要體現在源宿、因果、本末、內外、捨得等先後次序的顛倒上。

比如,生命是源,成長是宿;智慧是因,成就是果;健康是本,成績是末;生命是內、萬物是外;付出是先,收入是後等等。幼兒教育亦如此,常常關注生命較少、要求成長較多,培育智慧較少、培養技能較多,健康養生較少、考試訓練較多,養命延命較少、爭取外物較多,主動付出較少、要求收益較多等等。

總之,我們把孩子當成了學習的工具、實現願望的工具、爭取富貴的工具,卻忽略了所謂“工具”的主人——生命本身,忽略了生命本身的內在需求。“一邊損害生命、一邊利用生命”,既無道又缺德,既可憐又可悲,讓孩子陷入了無奈、無趣、迷失、焦躁的境況之中。

所以,目前教育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調序”:先從幼兒教育開始,明確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後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很顯然,損害身心,損耗能量,透支未來,忽視精神的事兒,永遠都不能做,這是生命的底線和紅線,也是人生的底線和紅線,更是教育的底線和紅線。幼兒教育的合理次序,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步:“理身育心”保健康

國家以人民爲中心,人民以生命爲中心。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健康劃歸家長負責,儘管保障健康是家長的主體責任。因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孩子終身的生命成長。所以,我們務必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優先保障,並要求家長努力做到。

首先,要關愛生命,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比如:

1、每次見到孩子,先心靈撫慰,心情引導,肢體親密,溫暖交流,鼓勵改善。

2、上課之前,先做一個好玩的遊戲,讓孩子開心起來,然後彙報各自的作息、飲食、運動、玩樂情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養生習慣。發現精神狀態不太好的孩子,要個別輔導。

其次,要關注健康,保障孩子經絡疏通。比如:

3、每天帶孩子到戶外觀賞自然風景或自由活動一次,讓孩子身心放鬆。

4、每天設置一節經絡疏通課,具體形式比如舞蹈動作、玩具遊戲、情境表演等。

再次,要將生命教育貫穿於所有的教學過程之中。比如:

5、上課下課時,師生相互行躬身禮,疏通相關經絡。

6、隨時指導孩子保持正確坐姿,保障孩子經脈暢通,減少能耗。

第二步:“順應天性”創歡樂

三至六歲的孩子,關鍵是“樂養”,即把歡樂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天性,包括潛能發揮,把知識技能學習放在其次,否則就是拔苗助長。還要避免人的“物性”(地性)的貪和惰,利用人性的羣和彰,發揮天性的樂和創。

首先,要家校社會形成共識。比如:

7、舉辦家長學校,引導家長敬畏生命,關注孩子的心情,支持孩子創歡,把創歡作爲幼兒教育的首要目標。

8、每月舉辦創歡比賽,邀請家長參加。

其次,要減少輔導班和課業負擔。比如:

9、在幼兒時期,參加任何輔導班都要聽從孩子的意願,聽憑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孩子喜歡爲首要準則。

10、在幼兒教育時期,除了生活習慣和品德養成作業之外,不給孩子佈置任何作業。

再次,要貫穿於所有的教學過程之中。比如:

11、家長和老師創造條件,主動創歡,成爲示範,激發孩子的樂趣。

12、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孩子喜歡的學習內容,採取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以遊戲表演爲主要形式。

第三步:“遵循規律”抓學習

學習,要符合兒童身心成長規律,而不是符合家長或老師的願望。兒童身心成長規律,包括爲何學、學什麼、怎麼學、怎麼教、何時學、何時玩等方面。

首先,要知道爲何學、學什麼?比如:

13、幼兒首先要啓蒙,智慧、禮儀、羣體啓蒙,識人、識字、識物啓蒙,聽誦童蒙養正經典,認知遊戲等。

14、學習聽、說、讀、寫、記、畫、唱、演等學習方法和習慣,以方法和習慣爲目的,內容和結果次之。

其次,要知道怎麼學、怎麼教?比如:

15、幼兒教育要教爲先,對教的要求更高,注重身教垂範,學在其次,模仿即可。所以,幼兒教師首先要成爲一個好學善教、大愛童趣的人,慎表揚、批評、管教,多鼓勵、支持、同理心。

16、幼兒學習,要以遊戲、活動、互動、體驗和玩爲主,重過程,輕結果。

再次,要知道何時學、何時玩?比如:

17、限制孩子的學習時間,保障孩子休息和玩的時間。精神狀態不好不學,心情不好不學,身體不舒服不學,先解決身心靈問題。

18、出現不良習性、不良人格時,比如懶惰、依賴、利用、故意傷害、過於自私等,要更重視並優先解決習性和人格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