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與《幽夢影》

美,是什麼?在我認爲,是風雅、是有趣;有這樣一本書,深諳美學的林語堂見而喜之,說它是一部文藝的格言集;周作人說它是“那樣的舊,又是那樣的新”;章衣萍說它是:“才子之書,亦大思想家之書也”,這本書就是《幽夢影》。

明清兩代,出現了許多格言文集,其中《幽夢影》、《小窗幽記》、《圍爐夜話》、《菜根譚》,被如今的我們稱作古典生活美學四書;

這些格言文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集生活態度、審美情趣與處世藝術爲一體,語言優美,雅俗共賞。

《幽夢影》是一冊浸透了中國文人生活態度的文集,短小精緻,措辭雋永,字句恬淡有趣,卻極富哲理;讀來像是品了一杯香茗,令人脣齒生香,意味無窮。

它是清代文學家張潮所著,人生悲歡沉浮,如一場幽夢,張潮取幽人夢境、似幻如影之意,爲自己的文集命名爲《幽夢影》;

《幽夢影》所記錄的都是人之常情,瑣碎的生活,有趣純粹的審美;內容極其豐富多彩;指點四時之宜,悠論賞心樂事,品題花鳥風月,一抒感悟心得;一切都不緊不慢,緩緩道來東方人的生活美學,趣味盎然!

讀《幽夢影》時你會發現,張潮借用身邊片花寸草,娓娓侃談、信手拈來,或讚美、或輕嘲、或隱喻,字字珠璣,隨性優雅,恬淡清幽,常常讓人撫手拍案,或是會心一笑。

01、論讀書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爲所得之淺深耳。”

02、論四時聲色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

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

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欸乃聲,

方不虛此生耳”

03、論賞心樂事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

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04、論審美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

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豔,

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

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

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05、論情趣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

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

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07、論人生

“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

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像這樣精妙的格言智短句書中多不勝數,這本不受時空所限,流傳六百多年的文集,今天讀來依然極有趣,極有味,極深刻。

這本集生活情趣、審美體驗的濃縮文集,讓我們發現瑣碎生活之中竟有如此的大趣味、大學問;

花鳥蝶蟲、行雲雨露、風月山水、庭園林囿,春秋四季;這些在我們眼中的尋常之物、平常俗事,經過他的眼睛和心靈過濾之後,便能化腐朽爲神奇,平添許多情趣和新意;成爲足以流傳的生活學問;幽人之夢,如夢如幻。

一個人可以有如此絕逸世俗的眼界品味,寫出如此不譁衆、不取寵的文集,如採菊東籬見南山般的悠然,淡定,從容;張潮,他究竟是怎樣一位有趣的人呢?

張潮,字山來,號心齋,這個名與字,挺有意思,潮水奔騰,卻說山來。

他生於清順治年間,張潮父親早年供職清政府,歷任刑部郎中等職位,後辭官,一心經營家業。

張潮自小生長在“田宅風水、奴婢器什、書籍文物“一應俱全的優裕環境裏,因父親嚴格的家教,心齋先生沒有沾染官宦富貴人家的紈絝之氣,而是成爲了官二代、富二代裏的優等生。

他品質優良,才氣過人,人人稱他“性沉靜、寡嗜慾、不愛濃鮮輕肥,惟愛客,客嘗滿座”;朋友登門,心齋先生必留下飲酒賦詩,經年累月無倦色,並且經常資助窮困者;

總之,心齋先生,人間富貴花,心如明鏡臺;用現在的話說,張潮就是一位有錢、有閒、更有才的主兒。

張潮有才,也是名副其實的斜槓人物,集文學家、小說家、批評家、刻書家等於一身;

張潮的著作有《虞初新志》、《花影詞》、《心齋詩集》、《心齋聊復集》等等,當然,必須還有這冊隨筆集《幽夢影》。

張潮動筆寫《幽夢影》時,大概是三十歲,斷斷續續,前後大約經歷十五年,到四十五歲方纔完稿,完稿之後,半百之年,又遭人誣陷,鋃鐺入獄;大概只有經歷過跌宕的人生,才能在人世間留下這麼一本有趣的書吧。

張潮在《幽夢影》裏寫到“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書籍當朋友。”;

我說:“居現代社會,能讀心齋先生之書,吾之幸矣!”,有幸能在書中與一顆有趣的靈魂相遇,讀他的性情氣節,讀他的生活態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