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善意會傷害人》:你以善之名的傷害就不算傷害嗎?

文/石墨楊(shimoyang11)

隨着社會賦予我們的角色日趨複雜,歧視、騷擾、欺凌等所謂不平等和非正義的結構性暴力日益增多。這些暴力正以隱蔽和善意驅動的方式給我們帶來嚴重的精神痛苦。

墨楊分享一本郭雲蔚翻譯的日本學者崛內進之介的心理學書《爲何善意會傷人》。崛內進之介日本著名政治社會學者、社會學博士,多年從事日本社會心理研究,對該領域有較爲深刻的理解。

郭雲蔚是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社會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師從日本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太郎丸博教授與落合惠美子教授,對社會分層、家庭與性別等相關領域有深入研究。

《爲何善意會傷人》這本書,崛內進之介深刻揭示了我們身邊種種以善意爲名的暴力,從個人心理及社會層面深入探討了產生這種暴力的原因,並給我們提供了抵制暴力的“良藥”。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個揮霍和透支“善意”的時代。忽略善意的邊界和限度,過分的共情雖然迎合了人們的想法,卻會影響人的理性判斷,導致我們“好心辦壞事”。有時,“善意”也會給人帶來傷害。

如何避開“共情陷阱”,自覺、有效地抵制這些看不見、摸不着卻現實存在的“善意暴力”,真正理性地認知自我和關照他人,實現人際關係的圓融和諧,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和關注的話題,也是現代人在處理與社會和他人的關係時必須掌握的技能。

善意“氾濫”的社會

當今社會,常常有人會站出來指責他人。乍一看,抨擊他人的人是爲了指出“惡之所在”,但實際上其攻擊爲早就超出了善惡的範疇,攻擊他人這件事本身就成了快感的來源。

錯位的換位思考

“你不太慎重了!”“你有沒有考慮過當事者的感受?”“你這樣做不對。”“這個人沒有道德。”

社會上,常有人站出來指責他人。經常指責藝人的私生活,批評那些領取生活救濟金卻沉迷於玩遊戲的人,甚至是陌生人社交平臺上發表的言論,以及身邊發生的事情也不放過。

“你必須站在他(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句話成了抨擊慣用語。最近,經常有人站在“想要孩子卻無法懷孕的人”的角度,攻擊別人“考慮不周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接受痛苦的不孕不育治療或處於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放棄生育,所以人們關於懷孕與分娩的種種表達也慎之又慎。原本像“我有寶寶了”“寶寶出生了”這樣的喜訊,理應得到“太好了”“恭喜”這樣的祝福迴應。可是,現在社交平臺上總是有人留言:“你沒有考慮過想要孩子卻無法懷孕的人的心情?”

這樣錯位的換位思考顯然就有“道德綁架”之感。作者並不是想說我們面對無法生育的人的痛苦可以無動於衷。但是,這也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把照顧無法生育的人的心情與表達“寶寶出生了”這樣簡單的喜悅之情對立起來。

共情的陷阱

標榜正義、想糾正他人錯誤的事件並不僅僅出現在網絡世界中,類似的社會現實問題正在日益凸顯。

爲什麼我們可以理解他人的心情?目前我們還不能夠完全解釋人類爲什麼具備“特別能理解對方的心情”這樣的共情能力。很顯然共情被誇大了。

共情的“聚光燈效應”。

每個人雖然可以將他人的事情視作自己的事情,但是面對朋友和陌生人時,還是會優先考慮朋友。人類無法無限度地體會他人的心情。對親戚、朋友、熟人、同胞等與自己有很多交集的人容易產生共情,面對其他人時共情能力就會減弱。

黛博拉·斯摩爾、喬治·洛文斯坦和保羅·斯洛維奇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清晰地呈現了共情的“聚光燈效應”。他們設計了兩種廣告語用於糧食募捐活動,在實驗中他們將測試哪種廣告語會吸引更多人募捐。

廣告語1:“如果能得到你的募捐,照片中這名叫洛基亞的女孩就可以得救。”

廣告語2:“在馬拉維有超過300萬的孩子正在忍受飢餓。”

在實驗中,第一種聚焦在叫洛基亞的女孩身上的廣告語的效果非常好,遠遠超過了列出“300萬”這一統計數據的廣告語的效果。這就是廣爲人知的“可識別受害者效應。”

現實中面目可憎的大叔和佈滿皺紋的老婦人也需要得到救助。實際上,需要被救助的人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人,而不是可憐的少女或飢餓的兒童。但是,很少有籌款機構使用大叔和老婦人的形象,因爲這樣做就難以籌集到捐款。

“善意的邊界、共情的陷阱、揭開善意麪具、別讓你的好心失控。”書中都有詳盡的介紹。

《爲何善意會傷人》適合處於現實與虛擬的社會網絡關係中的每一位讀者閱讀,尤其對在職場和生活中正苦惱於“善意暴力”的受害者有指導意義,對“善意施暴者”有意無意的加害行爲同樣具有警示作用。


墨楊世無雙,贈君一枝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