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之2

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僅能增進親情,還有利工作。公司的某一個部門拒絕跟技術人員溝通,感覺像在跟機器人說話。作者鼓勵技術人員經常表達感受,情況有了好轉。在工作中表達感受,適當示弱,有助於解決問題。

別人的行爲可能會刺激我們,但並不是我們感受的根源。聽到不好的話可能有4種反應。

一指責自己,二指責他人,三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四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評往往暗含着期待,一種沒有被滿足的期待。如果我們用批評的方式來表達,期待只會讓對方申辨和反擊,不如直接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反而能得到對方積極的迴應。

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不順心時,傾向於考慮別人有什麼錯。

如果我們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別人可能也不會看重我們的需要。如果我們能夠表達出來,獲得積極迴應的可能性會增加。

真誠待人比委曲求全更爲可貴,讓別人感到不安,我們可以認真聽,但無需責備自己,要能夠說出心裏話。

我們幫助他人是出於愛,自由而快樂的行爲,但不是出於愧疚恐懼等等。

我們對自己的意願行爲負責任,但無法對他人負責任,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即表達自己,又關心他人。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個人成長經歷三個階段,1 ,情感的奴隸,我們認爲有義務使別人快樂。2,面目可憎,我們開始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們對自己的行爲意願負有完全責任,無法爲他人負責,我們也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第4步是請求,請求要說需要對方做什麼,而不是說需要對方不做什麼,而且請求要具體要詳細,不要用抽象的語言。

通常大多數的人在沒有得到期待的反饋時,會把所說的話重複一遍又一遍,這也會導致交流困難。對方要能理解並共情說這句話的潛在原因是什麼。爲了避免對方把我們的話當做命令,會指責我們,可以先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例如對孩子說,你頭髮這麼長,擔心會影響你的視線,特別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去理髮好嗎?

爲了確保對方理解了我們,我們可以請求對方的反饋。如果對方理解錯了,我們可以說是我們表達的不清楚,而不要說對方不理解,那樣的話他們會覺得被批評。

確認對方明白以後,我們要了解他人的反應。我們的問話要知道對方正在想什麼,比方我們可以說,請你談談我的建議是否可行,如果不行,根據你的判斷,哪些因素會影響實施,如果我們只是問,我的建議,你有什麼看法,那麼對方談的內容也許並不是我們關心的。我們還要了解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比方問對方是否同意將會議時間推遲一週,我們要想了解是哪方面的內容,提出明確的請求。

在集體討論時說清楚,我們希望得到怎樣的反饋非常重要,否則討論就是浪費時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