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別,Smiling~

5歲和50歲一樣,每一天都靠運氣活着。

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別》,我可能永遠不會主動去了解關於死亡、臨終關懷以及醫患關係這類的話題;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別》,我可能始終覺得自己離生命的終點還很遠很遠,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時間可以肆意使用;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別》,那麼在自己的潛意識裏始終會覺得醫生的存在就是爲了讓人們緩解或者遠離病痛;如果不是《最好的告別》,對於“人一生都在追尋自己”這句話,我的理解就還會不自知的停留在這只是幾個漢字的自由組合。果然“多讀書讀好書”這樣的箴言從來都是說給懂得的人聽。

Part1:越不想談及的話題,可能越有威懾力

從古到今從東方到西方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在歷史漫漫延長的過程中,對於生死我們似乎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那就是在談及“生”時充滿喜悅;而對於“死”不僅自己不談還不讓自己周邊的人談,甚至如果有人說了一句與死佔一點點邊的話,都會被認爲犯了忌諱。正是因爲這樣沒有明說的文化傳承,所以現在的人類不斷的創新研究也不斷的把目光聚焦在如何減少“生”的痛苦,但卻很少有人能針對人類最終的歸宿給出完美回答。

但越是不想談及不想觸碰其威懾力就越大,爲了解決這樣的掩耳盜鈴《最好的告別》說,對於死,我們首先要做得是承認它的存在,也就是無論你的主觀層面如何理解死亡,不可否認的是它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且每個人都要面對,這聽起來似乎很好理解,但在現實生活中想讓人們接受死亡無異於讓一個1.5m的人去打中鋒,困難程度堪比登天,所以,作者說到人們首要的課題是先學習心平氣和的接受死亡這個詞,意識到人生是一場不可逆的旅程,每個人無論現在身處什麼階段,都有可能與我們懼怕的這個詞語相會。

恐懼害怕源於未知,而未知源於主動不知更來源於被動不知及已知卻佯裝不知。

Part2:療養院、養老機構是爲了讓老人更安全健康嗎?

書中有一個我從沒意識到但卻非常真實的觀點,就是爲什麼會有療養院、養老院或者類似於服務殘障、病重以及失能老人的場所呢?原因就是醫院沒有足夠的牀位來醫治這些身上有多重疑難雜症的病人,醫生也很難從這些人的身上獲取到認可和價值,由此便有了療養院、養老院等的存在。而時日不多的老人們在這些越來越先進的療養院、養老院裏,每天被固定的安排喫飯、睡覺、體檢、溜達,自己的房門永遠不能上鎖,不管願意不願意老人們都要和彼此陌生的人生活在同個屋檐下,他們被大多數的護工例行公事的溫柔問候,在制度化的機構被結構化的照顧,這似乎好像也應該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是嗎?

當有一天老了,不管主動或是被動,在踏進那些制度化的機構時,也許我們就已經喪失了被當做一個正常人的資格,在這裏我們不在享有隱私不會有人在意你是否需要陪伴也不會有人關注你是否孤獨,有的只是按時吃藥睡覺定時提醒做其他,所以這樣來看,這是一件美好的事嗎?也許,是吧。畢竟這裏的老人看似更安全更 健康了,但安全健康的方式難道就僅此一種嗎?也許,是吧。

寫到這裏,關於這本書的本週感想就行筆至此了,下篇文章我們繼續,其實於自己而言,在寫這樣的內容時,一方面需要勇氣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幫助自己慢慢正視“人固有一死”的事實,也許一時的逃避是有用的,但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人生就是這樣,凡事都得面對,不能只接受容易的而故意看不見難的~所以,不斷去修煉不斷去提升,讓自己無憾纔是最大的福報。

加油吧,拼命努力的小仙女,嘗試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最後一天,也許生活真的會大有不同吧~加油加油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