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放下與拿起一本書的感悟


今天早上開始閱讀新書《被討厭的勇氣》。說實在的,剛開始看,就獲得了不小的啓發,好開心,因爲我在這本書裏面又一次看到了“心”的影子,而這是最近我一直特別關注的點。

話說越是看到讓我啓發的點,我就越是感慨。要不是昨天因爲周覆盤,收穫到一個巨大的覺察點,我估計還強迫自己沉浸在“無意義”的閱讀另外一本書呢。那是什麼覺察呢,是要及時中斷感覺“無意義”的事情,把更多時間投入到其他認爲有價值的事情上去。

此處我說的無意義的事情,是指我在閱讀曲黎敏老師的書《生死沉思錄》這件事。話說我花了近一週的時間,讀了這本書的大半,但說實在的,到目前爲止,還基本沒有怎麼看到讓我心動的點。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讀起來很輕鬆,辭藻很溜,但感覺就是這溜溜的辭藻,讓深刻跟着華麗的辭藻滑走了,總之與當下的我而言,是還差着一些東西。

之所以把無意義三個字用雙引號括起來,是覺得這本書既然被很多人評價爲好書,那自然是有它獨到的價值之處,只是當下的我確實還沒有發現而已,這或許跟我當下的心境不在這裏有關係,亦或者是我與這本書的緣分還沒有到吧。

對於閱讀這件事,我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覺察,是因爲我個人在閱讀上有個不太好的習慣,那就是一旦開始閱讀一本書,總是不自覺地強迫自己要把這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同樣對待這本書也是如此,之前在閱讀上我就是這麼挺過來的,但這是我感覺特別不舒服。因爲沒有啓發和收穫,就沒有有效的輸入,就更別提心得感悟的輸出了,這於我而言,可不僅僅是時間上的浪費,更是一種精力上的內耗。幸虧通過覆盤反思,讓我覺察到了這點,最終我及時中斷了這本書的閱讀,並將其從書架上下架。

下架之後,我才得以騰空內心重新閱讀下一本書,也正是因爲放下再拿起,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原來世界一直是那個世界,就看我們抱着什麼樣的心念去看待它,當我抱着即使沒有意義也要讓自己從頭到尾的讀完一本書的心念時,是心一直膈應着,越讀越難受,而當我放下再重新拿起一個新書的時候,隨即也就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說真的,就是這樣一個放下再拿起,看看簡單僅僅是一個書。但回顧過往的人和事,放下與拿起之間,對待一本書該是如此,對待工作、生活、感情上的人和事何嘗不應該是如此呢。

話說有太多人,在感情上,明明是不愛了,已經厭煩了,可因爲前期感情亦或是其他因素的顧慮與牽掛,就是不願意分開,就那麼僵持着,熬着,最後把兩個人的生活搞的都是一團昏暗,生生把愛人熬成仇人,把原來的幸福生活搞成自己的監牢地獄。

此時如果能夠放下,重新選擇一段新的開始,就是給自己一個撥雲見日,重獲新生的機會。但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放下與拿起一本書尚且是依靠着覆盤纔有的覺察,對於投入精力更多更大的人和事,難度可想而知。

回想我當年的第一段感情經歷正是有着類似的糾結,或許也正是有了曾經的糾結,才讓我當下有了如此的感悟,此時也慶幸當年的痛下決心,纔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要不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活在親手打造的監牢中呢,不可知,也可真不敢想啊。

從放下到拿起一本書之間,我想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之所以我們會覺得他們對我們產生了影響,讓我們變得不幸,那是我們心裏沒有讓它真正過去。而放不下過去,自然也就無法更好地關注當下。

當我們真正用心關注當下的生活,當下的目的的時候,圍繞現在的目的再去看過去,我們會發現過去的完全可以成爲滿足當下目的的因素,如此過去不再是成爲我們不幸的原因,反倒會成爲我們幸福的助力。這就是轉念的力量,其實也應了那句話,我們眼前的世界並不是客觀存在的世界,而是我們主觀上認爲的世界,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