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請求

昨天晚上哥哥沒坐上先生給他叫的出租車,我開始不知道,過了該到家的時間收到同學家長的電話提醒,我內心有點慌張,馬上聯繫先生,被告知他知道哥哥沒坐上車,卻很淡定地說回家等他,沒有計劃要做點什麼,可能他相信哥哥一定可以自己想辦法安全到家。

我按耐住想指責他的話,因爲我知道,我一旦指責,他一定會爲自己辯護。掛了他電話後,轉頭聯繫哥哥的班主任,想問問她有沒有校門口小賣部或門衛的電話,我想聯繫現場的人幫忙找下哥哥,可能是因爲我急於向哥哥傳達只要有困難,我一定會盡早向他提供幫助,支持他的那份關愛。

最後,在哥哥班主任的幫助下,找到了正在路上步行回家的哥哥,並幫忙把他車回來。

現在要談的是面臨這樣的刺激時,我和先生的理念不一致,他認爲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我認爲要讓孩子在出現困難時第一時間接收到來自家長的關心和支持。

後來問哥哥爲什麼在沒有坐上車的時候沒想着要借人電話再次與爸爸聯繫,哥哥沒說話,先生猜到哥哥是因爲有點張不開口,這點對我來說有點小小的打擊,這正是之前我們以前一直向孩子傳達的自己能做的事情儘量自己做,做不到才向我們求助的後果吧,孩子永遠都在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像先生昨晚振振有詞地向哥哥灌輸“誰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同時卻也稍帶不滿地埋怨哥哥在沒坐上車的時刻沒第一時間聯繫他。從這裏也看出來先生矛盾的內心,是爲了逃避沒聯繫上哥哥的家長責任吧?

我呢,雖然在弟弟出生後一直向弟弟傳達“一個人,有多大的獲得他人幫助的能力,就有做多大的事的能力”的理念,一直影響他儘量想辦法得到他人的幫助,卻遠遠沒在哥哥的生活中做到,不免心生愧疚,再想起自己在小時候也是很多事情不與家長溝通,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可能先生在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成長體驗,這時,對大家的反應模式又有了更多的理解。

再仔細體會先生當下“希望培養孩子獨自自主”的想法的背後,有着深深的對“請求幫助”的抗拒,他事後告訴我,他當時知道哥哥沒坐上車後,有第一時間聯繫小賣部的老闆,我才知道,他在得到對方告知“不知道情況”的時候,他沒再繼續努力,比如聯繫我,或者聯繫班主任,或任何其他的辦法,可能在那一刻,首先他相信哥哥能自己安全到家,其次,他內心認爲,向他人求助是弱小的行爲?是不是很多男性也認爲:求助是證明自己無能?

我想起訓練營中提到,我的情緒確實需要我自己負責,同時,幫助我緩解情緒,滿足我未被滿足的需要,卻不僅僅只有“自我滿足”這一個方向,還有“請求他人幫助來滿足”這個方向。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請求他人由衷地給予我們支持,這不正是我們能力的體現嗎?何來的弱小無能呢?

再說到培養,我以前也做着同樣令孩子累積傷害,無助和絕望的事情,就是在孩子希望從我這裏得到支持或幫助時,我們有意無意地假借鍛鍊他獨立自主的口號,主動或被動地沒有伸出援手,前段時間聽明熙老師傳達過這樣的理念,培養孩子,是陪伴着去養育,不是簡單的不管不顧,或全然代勞。

感恩昨晚的發生,讓我對陪伴養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