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之3

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能從內心激發出一種自我快樂的本能。父母要給孩子一些挫折或對孩子說不。

孩子的忍耐力是在一次次承受壓力中鍛煉出來的。遇到挫折,父母要用溫情去鼓勵孩子,引導孩子,避免挫折對他造成傷害。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偉人傳記。勇於面對挫折的孩子才能成功。

對孩子的品格教育最爲重要,如果品格不好,再聰明,再有知識,也沒有人敢接近。一個人成功的關鍵不是學歷,財富,而是性格與品德。

如果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成績再好又怎麼樣?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怎麼面對挫折,遇到挫折並不可怕。不敢面對挫折的人,向來不是自信的人。

蘇格拉底說,自然賦予父母兩隻耳朵,一張嘴,這是爲了要父母多聽少說。傾聽孩子時,眼神要柔和,要非常專注。

如果一個人指責另一個人,評判另一個人,潛臺詞就是我比他好。

傾聽孩子的過程就是愛和信任正在逐步建立的過程。如果說出孩子的感受和希望,孩子會得到安慰,感覺有人理解,如果直接給出建議,表面看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實際剝奪他們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孩子兩三歲時。表達的是什麼爲主?孩子4~5歲時,則以爲什麼爲主。孩子的語言是行爲的導火索,父母要注意關注孩子的情緒,同樣要注意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情緒帶給孩子。

孩子有情緒時,父母的典型反應是採取措施使孩子恢復平靜。其實當有人給予起碼的關心,肯定和尊重時,孩子的情緒會改善。

聽到孩子哭時,父母停下手上的事去傾聽,不要打斷孩子的哭聲,允許他痛快的哭。可以溫柔的摟着孩子,讓他說出自己的煩惱。因爲孩子哭出來、說出來就能宣泄委屈和悲傷。 父母要溫柔的傾聽,長時間留在孩子身邊輕輕碰碰他,說關心的話,比如我愛你,再告訴我一些,發生這樣的事我也很難過,切記不要多說。哭泣後,父母會發現孩子領悟力,創造力明顯增長,如果父母說的太多,就把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不能保持傾聽的狀態,所以不要試圖去糾正孩子,而是讓孩子感到被關心。

憤怒的孩子看起來兇,內心卻驚恐或悲傷,很需要幫助父母要心平氣和,讓他把內心的怒氣發出來,聽他說些什麼。不要無端說教或批評。允許孩子發脾氣,孩子得到傾聽並討到了公道,情緒會平靜,會重新感受到父母的愛。

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插話並非好習慣。首先他表現出對別人的不尊重,其次也影響自己接收信息。

怎樣培養孩子的習慣,父母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學會傾聽是有禮貌、有教養的表現,孩子第1次學會傾聽,父母就要表揚和讚賞。

管教孩子而非控制,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修行。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顆放不下的心。事無鉅細控制孩子,會讓孩子失去自我選擇的能力和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要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讓他在碰壁和成功中走向成長。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成家立業後依然軟弱無力,沒有信心過好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