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 穿越歷史典籍 回望如畫今朝

        今天開啓“公交模式”,決定到本市文化公園、百花壇溜達一圈。按公交線路搭車,卻走錯了一段路。不過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

        折轉往琴臺路去,見到柿子巷一處古蹟正在修繕中,打聽得知是抗日川軍上將王纘緒的宅子。這座西洋風格的樓宇,據說建於1931年。

        王纘緒曾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川軍將領,力拒日軍於四川之外,確保了大後方安定和安全。(有興趣的友友可參見:老成都留下的一座將軍樓

        感嘆一番,繼續前行。


        不遠處就是古琴臺了。

        “琴臺故徑”對於成都人來說,那是太熟悉了,因而我們不做停留,穿街而過。

        我們要去文化公園,裏面正值荷花盛開。是的,荷塘邊有不少攝影人呢。不過呢,感覺咋剛到六月,公園的荷花已然快過花季。

        以前這個水塘可以划船,還曾經有一對大雁相親相愛。多年不來,這裏建起“荷塘月色”景觀。


        一株高大的黃葛樹,其疤痕處是否就是我童年時留下來的“彈弓”?我很懷念跟着爺爺奶奶看燈展(文化公園的春節燈會很有名氣)的歲月……


        公園的園林做得相當藝術,處處充滿生機。


        路過池塘邊的茶園,又勾起我們綿綿回憶。曾幾何時,我們常常在這裏喝茶,中午喫一頓盒飯。

        我們看書、交談、計劃人生,看着年輕父母們帶着孩子划船,也目不轉睛地看那對大雁怡然自得地嬉戲。

        這就是當年那隻大雁——

      (另見公園裏戲水:大雁?鵝?


        公園裏,有好幾處配合着古典音樂的健身者,在學習和交流着太極八卦一類的健身拳。我們喜歡這樣,古典、柔和而有意境,不似那些喧鬧的廣場舞,讓人心煩。


        離開文化公園,一條裝飾精美的路向兩邊延伸,華麗的建築與蒼勁的黃葛樹相互映襯,琴臺故徑,不同凡響。

        韻味十足的街區,令人心怡。紫色的牽牛花與女貞樹,牽動着我們的視覺與嗅覺。


        讓我們意外地是,在琴臺路的盡頭,有了一處令人敬仰的景觀——古琴臺!以至於我們瞬間遁入那段千古傳奇:一曲《鳳求凰》,千載文君酒。邛崍市內里仁街,有相傳爲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開設“臨邛酒肆”時的遺物。西漢司馬相如與邛崍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相愛,文君夜奔相如,結爲夫婦,婚後設酒店於臨邛市上。“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後世傳爲佳話。

        據明天啓年間修的《成都府志》中有記載:“琴臺,府城西南五里,漢司馬相如宅……嘉慶中學憲陳鎏,建坊於五裏鋪路旁,題曰琴臺。徑沿小徑,半里許始達琴臺遺址,樹松柏。”

        《成都街巷志》又解釋,從晉人《益州記》“市橋西二百步,得相如舊宅”和“海安寺南有琴臺故墟”的記載,大致將司馬相如當年在故居(古人筆下的琴臺也可能就是指的故居)劃定在了今天的西較場到文化公園這一地區。因爲漢代市橋的位置相當於明清的金花橋,在今天的西較場東北的同仁路口附近,這一點大致可以肯定。而海安寺相傳是在青羊宮範圍內,今天的琴臺路的位置正是在當年市橋的西邊,又與青羊宮相鄰,所以琴臺路的命名應當是有一定根據的。不過,現在成都市區這條聞名遐邇的琴臺路並非當年的原址,而是上世紀80年代末,大規模擴建而規劃的一條仿古街道,正式命名爲“琴臺路”。

        唐代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作《琴臺》詩有“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句,就是憑弔遺蹟之作。

      (出自成都琴臺路:相如撫琴文君聽


        從“古琴臺”過馬路並過河,就是百花壇公園,這裏有唐代古銀杏、名貴盆景園和巴金“慧園”,園林風光精緻典雅,不失爲遠思歲月、近品人文、享受藝術、休閒修身的好去處。


        如今,百花壇公園改造爲開放式的城市休閒公園了,漫步其間,不必考從入園門而回返出園之苦,隨意休閒,自有道路在旁。本考慮打的,一查導航地圖,竟有直達住家的公交呢。

        一路欣賞都市景觀,又是一番遊覽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