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衰老·死亡》讀書營Day18

有點稀裏糊塗又順利讀完《恩寵與勇氣》的第六章《身心脫落》。

首先崔雅在描述自己十天靜修的過程時,感覺好像明白了什麼。不帶着評論去覺察自己,身體、情緒,不執着,隨波逐流,一箇中性的見證者,不再被情緒控制,只是單純地看着着。覺察身體、身體的痛、思維、習慣、情緒。光想着這件事情,就已經感覺到眼前有一團柔和聖潔的光灑落在眼前,溫暖祥和,有着這樣的陪伴,或者能夠在內心誕生出這樣的一位覺察者,不枉此生。當然,最有可能的是,在某些時刻可以誕生出這樣的觀察者。那我是否可以理解小我是習得而來的或者是爲了自保而保留下來的自己的樣子?這樣說來,小我依舊是人性中的傳承之一,這樣算起來,大我也該是。

孩子在很小很小的時候,他和世界就是一體的。逐漸分化,一層層建立邊界,經過重重困難創造出來一個自我,然後還得按照肯威爾伯說的二十四層次/五層次逐漸打破從低級到高級的疆界,到了最高層次,合一的大我。此時從現實層面上來說,是不是可以塵歸塵土歸土了?

然而我卻有種感覺,無論分了多少層次,這些可能都同時存在。神祕體驗也可能人人都擁有過,只是沒有語言可以記錄和理解。當我們可以有能力記錄、複述、表達時,人類的經驗一定超過我們所知道的。

肯在文字的表述中幾次提到他們在迴避關乎癌症的話題,每次我都在想:面對和不面對的差別在哪裏呢?在他們的討論結束後,崔雅終於說:我決定不讓自己或任何人再製造我對癌症的罪惡感或窘迫感。多麼有力!這是崔雅的個性綜合10天靜修體驗以及和肯的探討內容中獲得的一個決定。好極了。

剛腦電波不受控制,突然出來一段,不知道連接了什麼:死亡的感覺難道不是常常會有嗎?無論是在一次情緒崩潰中,在一次或大或小的病痛中,還是在一次幻想的事故里,亦或是在充滿恐怖氣息的夢中,哪怕只是在某個不注意的時刻差點被撞到的毫秒時空內,死亡就在那裏,你只是選擇見或者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