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四部曲(一)

演講時,內容很重要,同時演繹也很重要,而肢體語言就是演繹的重要部分,今天跟大家分享肢體語言四部曲:站姿、手勢、走動和麪部表情。

一、站姿

站姿是演講者留給觀衆的第一印象,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我發現很多演講者不太會站,比如下面三位:

1. 不倒翁式

有些人在做演講時身體像不倒翁似的搖擺,有人喜歡左右搖擺,有人喜歡前後搖擺,還有一種螺旋式搖擺。可能只有催眠類演講纔會適合這樣的站姿,除非你期望觀衆們立刻把IC、IP、IQ卡的密碼統統告訴你,否則,請換個姿勢吧。

2. 林黛玉式

黛玉姑娘優雅大方,身體卻弱不禁風。有的演講者就像虛弱的黛玉一樣,得哪靠哪,後面有桌子就靠桌子,旁邊有白板就靠白板。如果採用這種站姿,手裏有雞蛋的觀衆就直接把雞蛋丟上去了,目的不是砸場子,而是給你補充點營養。

3. 範偉式

在小品《賣柺》中,範偉被忽悠成了瘸子,肩膀是斜的,腿是彎的。很多演講者在講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就變成“範偉”了,難道也被趙本山忽悠了?還是被觀衆給忽悠了?如果沒有,那就趕緊把腿伸直了吧,不然觀衆就要把擔架賣給你了。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好的站姿,那就是穩。站姿穩,觀衆也會穩穩地聽你的演講。教給大家一個練習“穩”的方法:頂書!身體挺直、平視前方、雙手放於腰線以上,將一本書放在頭頂,背唐詩,不要讓書掉下來。

二、手勢

很多演講者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裏,有時甚至想把它們砍掉,千萬別砍啊,手勢太重要了,我來給你們詳細講解。手勢分爲三大區間,腰帶以下叫‘低能區’,手放在那裏沒有什麼能量;腰帶到脖子處叫‘高能區’,手放在這個區域後氣場很強;脖子往上叫‘超能區’,氣場極強,不過,用不好會給觀衆自嗨的感覺。我個人建議,多把手放在高能區。

手勢如此重要,但是,它卻被很多人亂用,比如下面幾位:

1.亞當夏娃式

沒穿衣服的亞當最容易把雙手放在哪兒?擋在私處!大家別笑,很多人演講就是這個姿勢,請問你到底想掩蓋什麼?你知道人性的特點是越遮掩就越好奇嗎?你知道當你把手放在私處後觀衆最想看的是哪裏嗎?如果你演講的目的不是讓觀衆想入非非,就請換個姿勢吧。

2. 老闆式

老闆有三種典型的肢體形式,從上到下依次是雙手在胸口交叉、雙手或單手叉腰、雙手或單手插兜。這種居高臨下的肢體語言會讓你和觀衆產生距離感,如果你做演講的目的不是發工資或者給大家升職加薪的話,也請換個手勢吧。

3. 悟空式

孫悟空最常見的手勢動作是抓耳撓腮,很多演講者跟悟空一樣,一會兒抓抓袖子、一會兒摸摸耳朵、一會兒撓撓頭髮。觀衆看到這些動作的第一感覺就是,演講者幾天沒洗澡了?如果你演講的目的不是推銷止癢的洗漱用品,請務必別再模仿孫悟空了。

手勢其實很簡單,只需把雙手舉到胸前,自然打開即可。基於此,我再教大家三個經典手勢動作:

(1) 切菜式:雙手或單手垂直,像切菜一樣上下移動。

(2)畫圈式:雙手由裏向外畫圈。

(3)巴馬式:這是奧巴馬常用的手勢動作,即,併攏拇指和食指。

使用恰當的手勢動作不僅可以提升氣場和能量,還能表達出演講的內容和演講者的情緒。大家回去以後多多練習吧,逐漸形成自己的手勢風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