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兒一同成長]6/4育兒反思第13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

我最重要的反思就是做母親的這個角色:有沒有做好?做得不好的地方,能不能及時知道並改正?每日與孩子們的相處,是否儘量從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

今天是育兒反思第13天:

早晨,弟弟六點二十起牀補作業,昨晚回來晚,做了一會作業他便趴在桌上睡着了。於是有了早晨補作業的畫面。他剛起牀時想到作業沒完成,便有了壓力,光着腳丫向我抱怨:

“媽媽,怎麼辦啊?作業還沒寫完呢?”

“那我們趕緊穿衣服,開始寫吧。”

他不高興地拿來衣服,一邊穿一邊嘟囔道:“哎,那麼多,時間不夠,怎麼寫得完?”

沒寫的作業是默寫一個單元的詞語,且要注拼音。對於我們七點就要出發,還要洗漱,喫飯。孩子有壓力也是情有可原。

於是,我說:“弟弟,穿好衣服就寫作業。媽媽幫你,我讀詞語,你默寫,怎麼樣?”

“好吧。”他怏怏地答應着。

雖然他勉強答應,但還是趕緊穿好衣服,隨便洗了臉(沒有刷牙),就開始補作業了,我邊做早飯邊讀詞語。結果只用了18分鐘就寫完了一個單元詞語帶拼音(但字跡較草),比平時快了一大半時間。沒耽誤喫飯與出發。他也高興,沒想到自己居然完成了。

後來的上學路上,我趁熱打鐵與弟弟討論了這件事,他似乎也理解了平時我總說的:“不抱怨,我們趕緊開始就行,能完成多少就多少”。

反思:弟弟對有壓力的事情會有所抱怨,比如作業多。就像早上想起作業還沒做,頓時壓力、情緒來了,於是向我抱怨。以前他有了情緒我也來了情緒,講着大道理,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最近,當我遇到他的壓力抱怨時,我會換角度思考,想起小時候的我,遇到這些問題也會擔心,害怕。只不過那時候,我不敢在父母面前抱怨,流露情緒,只能自己承受。

而現在,孩子在我面前肆無忌憚地抱怨,情緒外流。說明孩子不懼怕,敢於把自己的感受告訴我(這裏應該感謝孩子),想在我這裏得到共情、理解、接納並實質性的幫助。我做到這些,孩子自然沒了情緒也易接受我曾苦口婆說的“大道理”。

早上的事,由於時間緊,我沒有做太多,只給實際性的幫助,也依然得到了好的效果。以後再接再厲!

放學我去接他們,星期五的放學,孩子們的情緒很好。他們想和同學們一起走一段路(我們離校遠),我欣然同意了,與同學一起跑跑鬧鬧挺好。

當我們到家快五點了。我趕緊做晚飯,他們寫作業。各自忙了三十多分鐘,然後喫晚飯。飯後我們下樓玩,他們的小夥伴幾乎都在樓下,於是開始了你追我逐的遊戲,玩的不亦樂乎。

反思:以後多讓孩子有戶外運動吧,他們這時候也正是喜歡與小夥伴們跑來跑去,玩鬧的年齡。有些東西,也正是與小夥伴們的接觸學會的。比如:夥伴們吵架了、朋友哭了、邀請小朋友到家裏玩如何接待、怎樣與夥伴們合作遊戲……

這些都需要他們自己思考,摸索對待。

晚上孩子們練琴、寫作業。也比往常積極。期間哥哥一小時裏完成課時作業好幾頁,比往常效率高多了,弟弟獨自練琴,改正指法錯誤。我在一旁看書,久了靠在椅上睡了一會,哥哥看見後拿來枕頭,讓我靠着。我由衷地感謝孩子。

反思:晚上我和孩子們相處融洽,有玩有學,也能尊重他們的決定。他們在寫作業和練琴上也情緒飽滿,甚至我擔心時長,讓哥哥休息一會兒,他都這樣說:等一下媽媽,我把這頁先寫完。

現在想來,我之前的管的太多,好像事無鉅細,但阻礙了孩子們的思考,也導致他們對這些事產生情緒。不是作業和練琴影響了他們,而是我的錯誤做法。

有一句話這樣說:讓孩子處在愉悅的狀態完成一件事,時間久了,孩子肯定會歡喜做這件事。我還是要多反思,多學習,才能天天向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