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求我,師道尊嚴

《易經》蒙卦開篇就點出了一句極爲重要的話:“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非我去求幼童,而是幼童來有求於我。

        爲什麼一定要“童蒙求我”呢?

      不僅是因爲“師嚴然後道尊”,更是因爲,對於孩子來說,只有真誠,才能學有所成。

      爻辭中說:“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意思是,向老師求教要帶着一顆真誠的心,就像向上天莊嚴卜筮一樣——卜筮時,不能針對同一件事反覆卜筮;同樣,向老師請教時,也不能拿同一個問題反覆問。因爲,若是對一個問題再三提問,本身就是一種不信任的表現,對老師也是一種不敬和輕侮,進而會徹底斷送學習者明理增益的機會。

        作爲學習者,如果在求學時沒有一顆真誠的心,必然與真正的學問擦身而過,也就不可能接收到更高層面的智慧!

        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積極、自覺的學習態度的背後,正是一份純粹的真誠。

        所以,孔子教育弟子的原則是:“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如果學生不是在真正遇到問題、苦思冥想的時候,如果還沒有到反覆琢磨又理解不透、想表達又說不出話的時候,孔子是不會去引導他的。俗話說“醫不扣門,師不順路。”,也是這個道理。

      雖然作爲教育者,念念都是想要教育成就學生,然須待“童蒙求我”,才能抓住其窗口期,契理契機地感化、引導、啓發對方。

      這就是道法自然的教育方式。教育的本質,不是灌輸,而是喚醒。惟其如此,所以亨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