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煙雲》原著:從紈絝到出國留學,體仁“學好”多虧一位貴人

《京華煙雲》原著裏,體仁是姚家的長子,木蘭的哥哥。一個從小被嬌慣着長大,跟丫鬟廝混,跟官宦家的孩子喫喝玩耍,眼裏除了父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可以輕易打妹妹,欺負木蘭,也可以一發脾氣就摔東西,想和丫鬟曖昧不清,沒人敢管他的二世祖。

爲此,他父親姚思安非常苦惱,見面就罵他,而體仁也常躲着他。對於體仁的教育問題,姚思安夫妻倆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大有賈政對待賈寶玉的姿態。

姚大爺恨鐵不成鋼,希望嚴加管教,讓他好好做個人。而姚太太則以他年紀還小,又是家中長子,抱以富裕家庭的男孩子就應該恣情享受的觀念,對她這個未婚先孕生下來的孩子,極度地縱容。

體仁有恃無恐,在姚家也就無法無天,也就越想躲着父親,越來越恨他。

一次體仁用刀子傷了另一個男孩的臉,傷口直到脖子上,那男孩流了很多血。

姚思安把他綁在樹上,打到半死才停手,他在牀上躺了十幾天才下得了牀。

姚太太心疼了,護着兒子就數落丈夫:

“我知道他也得受受教訓。可是他若是有個好歹兒,我還活着有什麼意思,你叫我老來依靠誰呀?”

這麼一來,體仁這個紈絝子弟,在父母眼裏就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人,母親指望着老來可以依靠養老的人,父親認爲他是“孽種”。

體仁的變化,純屬意外。在一次旅遊外出中遇見了一個人,這個人,不僅是姚家的貴人,也是體仁的人生命運重要轉折點上的啓發人。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點也不假。環境能造就一個人,也能改變一個人。

像體仁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含着金湯勺出生,從小未喫過生活之苦的孩子,只有換一個環境去體驗生活,跟一羣比他優秀刻苦的人相處,他纔會有所觸動。

這個貴人,便是家境貧寒,早年喪父,一身才華的孔立夫。這個人,不僅影響了姚家,改變了體仁,也讓木蘭愛了一輩子,讓莫愁守了一輩子

他的身上,一身的優秀品質,讓體仁這個紈絝子弟,一下變成了他的“小迷弟”。

一、孝順母親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裏,孝順父母是第一美德。而孔立夫作爲一個家庭貧寒的孩子,又早年經歷家庭變故,父親早亡。這讓他的身上,多了一份成熟和擔當。

哪怕那個時候,他才十幾歲出頭,卻已經懂得自己身上的責任,由此他對母親特別孝順,時常哄着她開心,講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給母親解悶。

“男孩子的母親聽了大笑,誰都看得出來,她是一個幸福的母親。兒子顯然是能使生活本來孤獨的母親感到生活充實而快樂,會不斷使母親覺得,想不到會生這麼個兒子。”

很顯然,孔太太作爲一個寡婦,養了一個這麼孝順懂事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滿足的。

孔立夫和他母親,在姚思安的好友傅先生的介紹下,孔姚兩家認識了。一路上孔、姚、傅三家人一起遊山欣賞風景。

山路不平有一段石階,孔立夫立即就轉身去扶母親,這一舉動,一下子就觸動了體仁。

他也停下腳步,等他母親過來,也去攙扶她。

姚太太又歡喜又驚訝,連忙誇他:“好兒子,你若天天這麼樣兒,我不知道該多麼歡喜呀!”

姚體仁對母親突如其來的誇獎,感覺自己很有光彩,又解釋說:您老在家天天有丫鬟伺候,哪裏用得着我呀,但我還是有一番孝心的。

姚太太呢,雖然嘴上拆穿兒子,但內心還是很開心,覺得在孔太太面前,倍兒有面子。

“別說大話。你看見孔家的兒子去攙扶他母親,你覺得不來攙扶我難爲情。你跟他交朋友,對你有好處,跟人家學着務正。”

對於一向縱容兒子的姚太太,在此時此刻,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兒子跟別人家兒子的區別,像極了現代人雞娃的姿態,隨即又很客氣地問孔立夫,願不願意跟他兒子交朋友。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結交到正派,好好學習,家教良好的孩子。

體仁的改變,從學會孝敬父母開始。

二、一身才華

家貧出孝子,國亂識忠臣。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對於他們來說,家庭不富裕,沒有可以享用一輩子的財富,唯有靠自己努力學習,努力拼搏,靠知識改變命運。

所以,讀書,成了窮人家孩子改變命運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

孔立夫的才華得到傅先生的肯定,並且他們又是同鄉,又是同樣有才華的人。對於同樣早年出身不好的傅先生來說,更樂於提拔上進的年輕人,將自己的藏書都給立夫閱讀。

傅先生是誰?書中這樣介紹道:他當過教育總長,是個想象高強才華出衆的學者。他有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太太,後來開辦了第一所女子學校,他的太太擔任校長。

他二十幾歲的時候便以才氣出名,二十六歲就點了翰林,再接着任翰林院編修。

總之,他非常有才華。

他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人,還不吝言辭地誇獎孔立夫,這讓他一下子成爲焦點。

傅先生讚歎道:“了不得,你看,我們四川出人才,我敢說這都是由於我們峨眉山的靈秀之氣。”木蘭看着那個男孩子,越發神往,因爲她知道,得到傅先生讚美的,絕非俗物。

這樣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能當着衆人的面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一點也不膽怯,再一次觸動了體仁。

人和人之間的比較,並不是在於和比自己年長的,地位高的人比較,而是在於同齡人之間。能夠真正觸動你的,也同樣是同齡人。

體仁對立夫起了敬佩之意,也暗暗下決心,要改變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當天晚上,體仁就提出自己要出國留學,要用功。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說這話。

三、爲人正派

大約是家窮的緣故,孔立夫身上有着一股正氣,也就看不起財富,看不起驕奢淫逸的人。

體仁在認識他之前,是何等的紈絝,遇見他之後,“就把自己的虛飾驕縱完全放棄,願意以赤裸裸的自己和他相交。”

就連姚思安也盼望着立夫能多跟自己的兒子交朋友,特意請孔家喫飯,多些來往。

孔立夫表現得越出衆,就越把體仁比下去,體仁想要出國留學的念頭就越來越重,但姚思安夫妻倆還沒決定好。畢竟,這對於姚家來說,是一個大變動。

但傅先生非常支持體仁出國留學,讓他遠離富貴鄉,去學習自己照顧自己就連體仁的妹妹莫愁都支持他。

當然,體仁終究還是順利出國了。姚太太雖然捨不得兒子去那麼遠的地方,但爲了兒子的前途着想,爲了能讓他離開經常一起廝混,想上位成爲少奶奶的丫鬟銀屏,還是答應讓兒子出國了。

所以說,遇到一個貴人,多麼重要。見賢思齊,是永遠不變的真理。

-end-

我是 @深情解讀 一位做了四年自媒體的情感博主,書評人,影評人,寫作導師,全職媽媽,工作帶娃兩不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