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陽》: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講述平凡家庭的幸福樣本

文/石墨楊(shimoyang11)

“我走路,不算慢,請拿尺子量量看,短短的一小時,我已經走了五寸半。”——林良

林良很喜歡蝸牛,給蝸牛寫過很多首詩,這首流傳最廣的詩。林良給我們最深印象就是“慢”。他無論說話還是做事情,總是慢慢的、不急不躁。

林良致力於創作兒童文學長達60餘年,代表作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等,翻譯作品兩百多冊。人們常用“臺灣兒童文學界的大家長”“臺灣兒童文學界的泰斗”等稱呼來形容他。

在林良筆下,“家”是永不黯然的“金色盒子”,照耀着他的人生。細心傾聽,這個金色的發光盒子,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一間房子,一個平凡家庭的美妙生活。因爲林良,因爲《小太陽》,原來每一個人的“家”,都可以如此可愛。

一對父母、三個女兒和一隻狗——一個平凡的家庭,在林良淺白、幽默又充滿感性的筆觸裏,成了風靡臺灣文壇數十年、歷久彌新的《小太陽》。

《小太陽》爲林良先生的代表作,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平凡家庭的幸福生活,這些記錄着家庭瑣事的文字,卻蘊藏着和諧家庭的真諦,對當代家庭具有現實的指引意義。

書中爸爸白天忙碌工作,深夜堅持寫稿,卻能平衡事業與家庭,不忘對女兒的陪伴和引導;媽媽無所不能,維持着家庭的正常運轉,是無數職場媽媽的縮影;三個女兒不同年齡、不同性格,讀者會對多子女家庭教育和因材施教有更深刻的理解;狐狸狗斯諾是寵物,更是家人,陪伴孩子八年,給予孩子最初的生命教育;繞不開的學業問題和性格教養、親子衝突也可以在書中找到解決的方向……

林良的工作格外忙碌,他其實寫的就是平凡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除了作者,還有作品中稱爲“媽媽”的太太,被稱爲“櫻櫻”“琪琪”“瑋瑋”的三個女兒,被稱爲“斯諾”的一隻白狐狸狗。“六口之家”就是他描繪的對象。

對一個工作忙碌、回家又要從事寫作的男人來說,這六口之家,除了作者以外,其他的家庭成員都成爲他感恩的對象。他過的是被尊重、被包容、被照顧、被關懷的日子,但是他所付出的卻又是那麼少。他的內心是:感恩之中有愧疚。

《小太陽》的寫作目標是“再現”一個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他是一本感恩書,也是一本愧疚書。林良以感恩的心、愧疚的心描繪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想追求的是像杜甫“夜雨剪春韭”那樣生動地“再現”。

以散文體小說爲體裁,《小太陽》作爲場景式的育兒寶典,引導成人讀者去反思家庭的問題所在,探尋家庭的幸福密碼。這是一本適合家庭共讀的文學經典,出版近半個世紀,重印了160多次,啓蒙了一代代人對美好家庭的嚮往。

《小太陽(紀念版)》對原書全文進行全新的校訂,還收錄林良三個女兒寫給林良的親筆信,以及林良珍貴照片;收錄束沛德、金波、林煥彰、曹文軒、林文寶、張之路、桂文亞、方衛平、朱自強、王淑芬、林世仁等數十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學者的懷文,讓讀者全方位、更加立體地瞭解林良爲文爲人。

著名兒童文學家金波說:“在讀林良先生的文章時,我就有這種感覺,如沐春風、如見其人。他的文章平易近人,如同我和他面對面娓娓而談,他的文字鞭辟入裏、玲瓏剔透,好像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都被他敏銳的思維磨礪成了閃閃發光的著作。”

《小太陽》的第一篇作品《一間房的家》,1956年發表在臺灣《聯合報》的“聯合副刊”,寫的是林良新婚的小洞房。最後一篇《小螞蚱》,1970年發表在臺灣《國語日報》的“茶話”專欄,寫的是已經十四歲、十二歲、六歲的三個孩子。首尾兩篇作品,時間相隔十四年。這說明這本書不是短時間內寫成的。它雖然是一本散文集,卻更像一本“散文小說”。它再現一個家庭十五年的歷史。

《小太陽》啓蒙了好幾代人對家庭的嚮往。這是一本幸運書,竟能同時得到爲人父母者,初爲人夫、初爲人妻的青年,正處在“焚燒年代”的青少年,以及聰慧的兒童的喜愛。

讀完這本書,能讓你會發現我們有了童年,自己的家的可愛與溫暖,我們更愛自己的家。


遇見一本好書,墨楊與你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