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Cinema之死

許多經典電影在首映的時候都是失敗的,像《銀翼殺手》,《搏擊俱樂部》,《大話西遊》等等。

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的《天堂電影院》,也是其中之一。

1988年意大利本土首映時,片方甚至因爲票房過於慘不忍睹,直接從影院撤回原片重新剪輯,再進行第二輪公映。

結果還是被無情的現實所打敗。

33年後,《天堂電影院》登陸中國影院重映。

首日票房僅三百多萬,同樣是不賣座,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當然這完全不影響這部經典的影史地位,該拿的獎項都拿了,各站評分都是居高不下,再過個幾十年,絕對是還會被無數人提起、議論的存在。

倒是不賣座的情況下,《天堂電影院》是更加地神奇了。

因爲朱塞佩·託納多雷拍的是一部“Cinema”死亡的寓言。

這裏的Cinema不單純指影院。

2019年,馬丁·斯科塞斯炮轟漫威電影不是Cinema。Cinema又代表了更多的含義。

簡單稱之爲電影,或影院,還是誇張點說是電影藝術,都不是那麼恰當。

斯科塞斯差不多和託納多雷同一個時代,只是稍微早一些。他們兩人都親身經歷了電影藝術最爲輝煌的時代,那時候的電影,和如今的電影,可以說是完全兩回事。

那時候,影院是唯一的放映載體。

《天堂電影院》《一秒鐘》都表示,那時候的電影,是很神聖的。

因爲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沒有電腦,影院就是人們唯一逃避現實的地方,大家的靈魂彷彿脫離了肉身,一起相聚在一個密閉空間裏,穿越到另一個世界,感受着不一樣的喜怒哀樂。

在這種環境下,電影作者很難糊弄觀衆。而且拍了爛片的話,那相當於是一種褻瀆神靈的罪責。大家都很重視電影這件事,自然不能容忍看到的是一部無聊的爛片。

所以老電影往往要更優秀,就有這個原因。在只有影院的時候,製片廠盈利渠道少,票房就幾乎決定了一部電影的成敗。

不好好拍,等着虧錢嗎?

那時候的電影,是最爲純粹的電影,時代的侷限性定義了Cinema。

進入20世紀80年代,電視成爲了家庭必備道具,影院不再是人們心中的唯一。

電影適應着時代,製造出爆米花類型片,得以重新贏回了大批觀衆。

不可避免的,Cinema支撐不住了。

朱塞佩·託納多雷覺得是時候了,藏在他腦海了多年的想法,一個關於Cinema的故事,終於被寫成了劇本,並交到了製片人手上。

那時候,託納多雷的長片代表作只有一部1986年上映的《被稱爲教授的男人》,只能算是個新銳導演。

迅速征服製片人更多是依賴他的想法和劇本。

靈感起源於他的一個朋友的真實經歷。那朋友小時候在電影院待過,並且偷偷收藏了被剪輯掉的膠片。那時候有的電影在教堂放映,而牧師不允許電影出現接吻等不合適的鏡頭。

託納多雷聽完後就銘記於心,後來結合自己經常看到的電影院關閉,又新開一家的經歷,打算拍一部專屬Cinema的電影。

1988年,他完成了心願。

《天堂電影院》在意大利公映,但是,願意去看的人非常少。

第一版公映的片長是155分鐘。

按道理來說,一個新人導演,一個原創劇本,製片方搞這麼長是有些冒險的。

在爆米花開始盛行的年代,越來越少人願意看遠超過兩小時的電影,除非是超級IP大片。

按照託納多雷的說法,自己能享受如此待遇,完全是靠運氣。

1988年製片方舉辦了試映會,那時後期製作還沒完成,託納多雷給出的是一個“未完成版”。誰知,這個版本得到了當場得到了絕大多數觀衆的認可。

片方就覺得這片子肯定能成,就按這個版本來!

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草率的。

在上映10天左右之後,片方撤回了片子,經過商討之後,託納多雷聽取意見,把片長刪減到123分鐘。

票房卻依然慘淡。

沒辦法,片方只能把最後希望寄託在來年的電影節上。

最先舉辦的柏林電影節,《天堂電影院》立馬就被送了過去。

本來柏林是有機會成爲這部經典的“伯樂”的。

出人意料的結果是,當時的柏林影展主席在開幕前兩天,說了句意大利電影已經不行了的話,令到託納多雷非常不滿。

託納多雷希望製片人退出影展,估計製片人也很不爽,《天堂電影院》真的就離開了柏林,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就連大名鼎鼎的戛納影展選片總監吉爾斯·雅各布也有關注事件,並希望看看那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

就是這麼一折騰,《天堂電影院》來到了第42屆戛納電影節。

影片被安排在最後一天放映。

經歷了在本土上映的失敗,託納多雷信心全無。他都打算上午媒體場放映完之後直接跑路,不過,放映結束後,他跑不了了。

因爲放映取得成功,多個國家的片商希望購買放映版權。其中就包括來自好萊塢的韋恩斯坦兄弟。

《天堂電影院》拿到了評審團大獎,而韋恩斯坦拿下版權的法寶是,承諾要幫託納多雷拿奧斯卡。

不得不承認韋恩斯坦這個老色鬼在電影發行和公關方面,能力是超一流的。

《天堂電影院》在他的推廣下,從歐洲殺到了北美,最終在1990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部影史經典,就這麼誕生了。

10年後。

託納多雷剪輯出了173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只是對於新增內容,觀衆褒貶不一。

導剪版確認了男女主角的結局,並透露了他們當初錯過,分開的真相。

可是確定性的結局未必好好事。不少評論認爲,給後世留下解讀空間,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比如,和女主的戀愛,完全可以解讀成男主的幻想。

託納多雷不僅做了劇情上的官宣解讀,還透露了自己的創作初衷。

他認爲《天堂電影院》是一個訃告,宣告傳統的電影院和產業模式的死亡。

片中,老放映師Alfredo可以看作是Cinema的象徵。

電視普及的時候,他失明瞭;

等到爆米花電影興起,他失去了生命,天堂電影院也完成歷史使命,轟然倒塌。

事到如今,電影院並沒有消失。

但新興的觀影方式不停挑戰着影院的權威,而電影的主流內容早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模樣。

觀衆的選擇更多了,卻也回不去《天堂電影院》所描述的那個Cinema時代。

信息爆炸;

流媒體崛起;

倍速播出成了常態。

電影院沒有死去,也不會那麼輕易死去。Cinema卻真的像託納多雷所預見的那樣,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