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啸西风》

下午得了点空,有了看书的兴致,想起金庸先生的一部中短篇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就这样花了一两个小时时间,品读了一番。

由于篇幅较短,这部小说在金庸武侠中本身的影响力较小,虽也曾被拍成过电影电视剧,也因为年代久远找不到相关资源,不过像金庸这样一等一的大师,即便在他的作品中排名最末,也还是极为精彩的,如倪匡曾说,金庸武侠没有劣作,所谓排名也只是金庸作品本身的排名,放在其他地方,任何一部作品都远超其他作者。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意便是如此吧。

对于《白马啸西风》这部作品,就我本身而言,是非常喜爱的,喜欢作者表达的观点,“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么法子?”

现在的我婚姻美满,我爱的人也同样爱我,我们有着可爱的宝宝,那些情情爱爱、单恋、情敌的故事自然早离我们远去,可回想那青春年少、情窦初开的年龄,书中描写的那种对于感情的无奈之情,谁又不曾体会呢?

我中意她,而她却有其他意中人,我又能如何?如果没有了那个人,我会成为她的意中人么?

小说之奇,还奇在精巧的结构,紧凑的情节,相互联系的人物,像《白马啸西风》这样一部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的五六万字武侠小说,自然比不上金大师的百万巨著,可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主角的武功从弱到强、为父母报仇、情感纠结、寻找宝藏、真相最后解开,武侠小说的基本元素一个不缺。非但如此,它本身又有很多独到之处,首先,女性人物做主角,这个在金庸小说中就独一无二,其次,自然是主人公的情感失意,在金大侠笔下,哪个带有主角光环的不是抱得美人归的?而《白马啸西风》的结尾是主角李文秀黯然回到中原,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整部小说围绕的主题就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意味非凡“你心里真正喜欢的,常常得不到。别人硬要给你的,就算好得不得了,我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如果你深深爱著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甚么法子?”、“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语句来总结,便以金庸先生的原话做个摘录,摆在任何言情小说里,都是至理名言啊。如果读本文的你,正好也为情所困,正好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也去读一读这部小说,感受一下主角李文秀的气度和胸襟。除了李文秀,计老人(马家骏)、瓦尔拉齐(华辉),甚至最开始的史仲俊,不都是这样么?也许这些配角表现出来的气度和胸襟不如李文秀,行为有卑劣也有高尚,但深深爱上一个已经深深爱上别人的人,又有什么法子呢?就算杀了情敌、杀了对方、又或者为ta而死,最终结果还是没能改变多少。这是爱情的可贵,还是可怜呢?

相对于小说里的爱情,现实的爱情看上去还真是微不足道,而那些相亲过程中大谈条件的行为更与理想相差甚远,小说写的是古代的故事,小说故事又源于生活,这样看来,人类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呢?

说说小说着笔墨最多的李文秀和哈萨克青年苏普,首先说说苏普,作为部族第一勇士的儿子,自然有着天然的自信,不仅学到了父亲身上所有的本事,也获得了姑娘们的青睐,而他把第一次的猎物送给一个汉家姑娘时,那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举动,可换来了父亲的毒打,由于母亲不在了,这个少年到底有没有过挣扎?在他心底也是一直记着那个姑娘的,可就算听到那姑娘“死亡”的消息后,面对一个询问是否愿意永远陪着那个姑娘的旁人,他的回答丝毫没有含糊,“那个小姑娘只是我小时的好朋友。这一生一世,我是要陪阿曼的”,如果阿曼不在身边,如果那个旁人表面身份,这个回答,还会是这个回答么?金庸先生没有这样假设过,可我假设过,也许苏普的内心会再次泛起涟漪,可面对那个痛恨汉人的老爸,我想苏普最终的选择还是阿曼。李文秀没有表明身份,可阿曼告诉了苏普,就是那个李英雄,在那个大风雪的晚上,用那样痴痴的眼光瞧着他。许是在与阿曼的热恋中,许是这样的眼光太频繁,苏普丝毫没有对此事细究,如果从对“李英雄”的容貌、对话、行为、以及“李姑娘”三个字进行深挖,是不是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个小时候的朋友并没有死呢?本来要等事情了解之后去上坟的,可惜计老人死了,谁也不会知道那个朋友的坟墓在哪里了。

再来说说主角李文秀,一个善良美丽又痴情的女子,在回疆大漠待了十年,爱上了这里的一切,忘不了这里的一切,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回中原,回那个已经没有一个亲人的中原,或许那里会遇到令她倾心的英俊勇武、倜傥潇洒的少年。如果计老人没死,带她回到中原后表明自己年轻男子的身份,会不会以喜剧结尾呢?自然不会,那不是本作要表达的。李文秀有太多次的机会可以除去情敌,可即便除去了又怎么样呢?李文秀毕竟还是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女,还无法懂得少年懵懂时期的小感情与至死不渝的成熟的男女之情的差别,如果直接向苏普表明了身份,或许会更容易从这段感情中走出来,这样以后在中原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幸福。一个武功高强又善良美貌的妙龄少女,喜欢她的人多了去了,可她会喜欢的人,会怎么样呢?

限于故事的篇幅,本作主角李文秀的形象还不是太丰满,也可能是因为金庸先生是男子吧,以一个男性去写女性世界,即便是金大师这样的超级高手,我想也会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感情的微妙心理变化,哪能那么容易抓住?

小说还写了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善恶与种族、贪心的最终归宿、固执的高昌人追求自我的可贵精神、对于大宝藏的理解等等,那也是金庸作品的美妙之处,明明写了一件事,却说明了那么多的问题,实在是令人回味无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