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破壞孩子的“順其自然”了

文:宛青揚

圖:網絡

孩子的喫喝拉撒,這些生理本能的成長,我們要心平氣和地任孩子自由發展。孩子餓了,他自然想喫飯;想尿了,自然會尿。

如果我們不相信孩子(會做到),擔心他們做不好,更怕要收拾殘局,就常會干預孩子的自然發展。比如尿尿這件事。

頭條上有人問:

家有小寶三歲五個月,每天半夜抱着把尿,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你們)怎麼半夜讓三四歲的孩子起牀尿尿的?

孩子已經三歲多,一般來說睡前尿過,晚上肯定一夜睡到天亮。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想尿,而是家長想讓孩子尿。孩子睡得正熟,卻被家長喊起尿尿。這完全破壞孩子的生物鐘,滋生壞習慣,也影響雙方的深度睡眠。

家長要解決的不是“抱着把尿,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孩子尿尿)”,而是要杜絕這個半夜尿尿的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美好的深度睡眠。

那家長如何去做?

首先找到問題的根本

我們解決問題,一定要先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孩子半夜尿尿,確實是孩子想尿?還是家長想讓孩子尿?

我想大多數是後者,家長擔心孩子尿牀,把這件事看得過於認真,過於“當回事”,繼而管得太多。久了,自然破壞了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

同小區的一位男孩便是這樣,這位男孩與我家的孩子同歲,後來的三年幼兒園也是一起度過。

男孩的父母上班,大都時候是奶奶帶的。奶奶四五十歲,高高大大,卻很隨和。

孩子們一歲多會走會跑的時候,便常在小區裏一起玩。那時候我便注意到,男孩的奶奶常提醒孩子尿尿,不但提醒,每次她還會過來幫孩子弄弄褲子,幫孩子蹲下來。雖然是夏天,孩子穿的開襠褲,孩子自己蹲下就行。但她還是要過來“幫忙”。

“幫忙”算是其次,關鍵是“提醒”。每次的“提醒”間隔時間都不長,二三十分鐘便讓孩子尿尿。有時孩子正玩的入迷。可想而知,孩子哪有那麼多尿?常見孩子蹲了一會,僅尿了幾滴,像是“意思一下”,便忙跑去玩了。

晚上,奶奶也要起來幾次爲孩子把尿。那時候,我常告訴奶奶這樣“提醒”,不利於孩子成長,會引起壞習慣。可老人哪能聽進去這些,只會笑着說:

“我家的就尿多,不提醒他,那一天我淨給他洗褲子了!”

男孩兩歲多的時候,就落下了時不時要尿尿的習慣,常尿褲子,玩着玩着就無意識地尿了。上了三年幼兒園,幾乎尿了三年褲子。他的小櫃子裏,總塞着七八條褲子。期間,家裏人也爲男孩的“尿尿問題”去過好幾趟醫院。

很多時候,我們太執着孩子的喫喝拉撒,就會適得其反,只會朝着壞的結果發展。愛挑食的孩子背後一定有個對飲食過於看重的父母。

其次,如果是孩子半夜要起來尿尿,家長更要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習慣。孩子有這個習慣,我想可能是孩子曾經的尿牀被家長指責、批評過,把孩子的“尿牀”看得重要,認爲是“錯誤”的一件事。

所以,還是家長要改變認知與態度,不把這件事當回事,孩子自然就放鬆了。

我們家就是這樣,在我印象中,孩子很小的時候,便一夜睡到天亮了。我從不半夜喊他們起來尿尿,白天也很少提醒,穿開襠褲時,想尿自己蹲下來就行。

期間,也尿溼過褲子,尿過牀,我也不當回事,尿牀過後,換條褲子,擦擦溼地方,墊個幹浴巾,摟着孩子繼續睡。所以,從小到大,他們的尿牀次數“屈指可數”。

孩子尿牀後的這個過程,家長一定要溫和,平靜。不帶有情緒,特別半夜三更,孩子還是迷糊狀態,再對孩子發火,孩子更會脆弱、恐懼,也對“尿牀”這件事產生心理壓力。

還是那句話,孩子身上的問題根源在與父母,我們改變了,孩子的問題也就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