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八線”徹底拉直的“金城戰役”

說到那個神奇的戰役經典,舉證一個出奇制勝的成功戰例—奇襲白虎團,就一定繞不開它的戰略由頭——金城戰役。

1953年4月18日,接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成爲新任第20兵團司令員楊勇,隻身一人,剛剛踏入朝鮮戰場,便冒着敵人的炮火,開始對前沿陣地,以及戰場全貌,開始了頻繁的戰役勘察。

當楊勇司令員觀察到敵我軍事分界線上,位於金城一帶,有一大片面積爲地盤,如“毒瘤”一樣,向我方鼓出來一大片區域的時候,心情非要沉重。此時此刻的他,心裏已經下定了決心,必須把這塊凸起的瘤子幹掉,把“三八線”拉直。

釆取積極有力的軍事行動,對美李僞軍以沉重打擊。迫使美軍低頭,在“停戰協議書”上乖乖簽字。這是楊勇作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四任司令員,當下應該下的最大決心。

1953年6月19日晚22時,一份由楊勇司令員提議,彭德懷親自擬定的電文,發給了毛主席。

整條電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建議推遲停戰協定的簽字時間,我軍將集中兵力,再殲李承晚僞軍15000人,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1953年6月21日,毛主席回電指示:“再殲滅僞軍萬餘人,極爲必要。”


至此,金城戰役由計劃運籌,正式轉入戰役準備階段。

差不多就算是隻身一人赴朝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與當時楊得志帶領第十九兵團入朝、楊成武帶領第二十兵團入朝不一樣,楊勇幾乎是隻身一人進入朝鮮的。

解放戰爭後期,楊勇統領的是劉鄧大軍第五兵團,第五兵團當時的主力作戰部隊是16、17、18軍。這三個軍都是我軍勇猛善戰的主力部隊,也是我軍解放大西南的主力兵團。

可是,此時此刻這三個軍的情況變化巨大。

16軍,作爲赴朝參戰的部隊,先後分成兩個批次開進了朝鮮戰場。其中一部分於1951年,作爲配屬部隊,先於16軍的全建制,開進朝鮮戰場。整建制的16軍,也於1953年1月奔赴到了朝鮮戰場。

17軍,這是由當年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改編而成的,軍長叫王秉璋。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王秉璋就擔任了空軍參謀長,是最早的空軍將領之一。1952年初,第十七軍的番號被撤銷了,這個軍已經沒有了。

18軍,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也是“位置最高”的部隊。第十八軍在軍長張國華的帶領下,參加解放西藏的戰鬥,然後就留在西藏,編入了西藏軍區,長期爲國戍邊。

此時此刻,做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的新“掌門人”,楊勇司令員,在金城戰役的排兵佈陣上,顯示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和超乎尋常的用兵智慧。

1953年6月23日,在兵團組織的師以上幹部參加的作戰戰會議上,楊勇以兵團司令員的身份宣佈了金城戰役的作戰方案。


作爲一支敢打硬仗,善於啃硬骨頭的英雄部隊——68軍203師,在參加金城戰役的5個軍中脫穎而出,被兵團委以重任。作爲整個戰役的主攻部隊,主要作戰行動就是必須拿下被李承晚吹噓得神乎其神的李僞軍“王牌部隊———僞首都師第一團,也就是被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那個“白虎團”。

有着豐富戰爭經驗,善於敏銳掌控戰場全局的楊勇司令員,深思熟慮之後,在金城戰役開始前,專門召集了203師師長楊棟樑、政治委員李志遠,對於203師在此次戰役中每一步的作戰行動時的戰鬥動作都給出了清晰、具體、明瞭的指示:“在突破敵第一道防地之後,立即以一個營的兵力,插入敵人的縱深。搶佔二清洞、下楓洞一線高地。堅決阻擊由月峯裏方向潰退西下南逃之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