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毀掉自己的永遠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最近在看《帝國的覆沒》這本書,讀完之後突然想到這句話,其實真正毀掉自己的是自己,即使外部怎麼摧殘,如果內部不腐爛,願意做出改變,而不是錯過一個又一個節點的話,結局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雖然歷史不容我們任何人去改變,但是從歷史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現實,原來現實有時候有歷史的影子,我們每個人都有歷史的影子在自己的身上。

      書中從華夏中心的“天下觀”的破滅、“師夷長技”的艱難曲折、制度的困境、倫理契約再到最後的崩潰等詳細論述了晚清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


        書中在最後“餘論”中寫到“每當還有一線希望、還能控制一定局面的時候,清廷總是拒不變化”。這多麼像我們不願做出改變的個人一樣,總是安於現狀,甚至還覺得安於現狀的狀態還挺好。一旦外部有什麼變化的時候,我們便會束手無策,而這時纔想起來應該爲自己做出一點改變了。


        但是當時的清王朝卻是等到時機已逝,喪失了操控能力的時候,甚至捱打受欺負的時候,它才能匆匆忙忙地被動“變革”,即使這樣它也已經錯過了一個個時機,到後面自己需要花費的利息更高,即使這樣,它還拒不“付息”,不願多做一點讓步和妥協,直到把自己逼到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窄、越來越小,直至滅亡。


        任何事情如果自己不主動地做出改變,而是不停的被動接受的話,效果離自己主動去做某件事情的結果一定會相差很多很多。連學習這件小事兒也一樣。


        永遠不要成爲受人逼迫才能成長的人,不主動改變自己,到最後毀掉的也一定是你自己,而毀掉自己的其實不是別人也是你自己本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