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的愛

清晨小花園裏有這樣的一幕:一個頭發斑白的老人扶着輪椅扶手,在小路上練習走路,“一步、兩步、三步……”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很喫力,擡起腿,邁出步子,要幾秒鐘,但是號子卻喊得起勁兒。

他身旁亦步亦趨地跟着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時不時地說着:“好!不錯!”

老人就一圈一圈地走,15、16、17……男人就一步一步跟着,18、19、20……

老人額頭滲着汗珠,男子拿一條潔白的毛巾不住地給他擦拭!

後來,父子倆發生了爭執,老人似乎生氣了,一邊嘟囔着,一邊邁着左腿:“這不是九八,”又復邁右腿,“九九!”

兒子也認真地爭辯,模仿着邁步的動作:“九八,您另一條腿得跟上,之後纔是九九。不能賴皮!”

老人也不服氣:“哪兒賴皮了,這不是九八……九九!”說着又向前邁出了兩步!

“好好,九九,再邁一步,行了吧?”男子哄着老人!

老人又邁了一大步:“100!”把那“100”說得擲地有聲!

“好,完成任務!”

旁邊晨練的人饒有興趣地觀看着他們,都樂呵呵的!

看到這一幕,我竟有似曾相識之感。

想起一個同事把小寶寶剛剛學會走路的視頻發到朋友圈,也是一步一步計數,一步步鼓勵叫好,她的配文是:“從襁褓中的嬰兒到開始喊出第一句媽媽,從蹣跚學步到學會走路,你每一步的成長無不使初爲人母的我爲之驚訝而欣喜!”

這條朋友圈,點贊留評很多,想必是觸動了許多感同身受的心!

細細思量,現象似曾相識,本質卻相去甚遠!

1981年,美國心理學家Ellen Galinsky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親子關係的六個階段:想象階段、養育階段、權威階段、綜合階段、獨立階段、分離階段。

由此可見,隨着孩子的長大,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是日漸分離的。當孩子有了家庭,新的親子關係出現,舊的親子關係必將走向淡化,直至消失。

縱觀整個親子關係的發展流向,人類似乎不太在意自己的緣起,而更加關注自己的延續,這自然是物種繁衍的潛在需求。這種現象不僅僅存在於人類社會關係中,似乎也普遍存在於其他物種之中。

所以有人說,父母愛孩子,是順流而下,孩子愛父母,是逆流而上。

當我們從父母那裏得到了足以長大的呵護與愛,並且學會了如何去愛,在把這份愛的能力順延的同時,也能做到回饋!

逆流而上需要更多的力量,希望我們都擁有逆流而上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