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預期|有些人與事也許永遠求不得,但不妨礙我們幸福快樂地生活

今天交流一下“預期”這個話題。


前些時日也聊過一次關於預期的話題,當時指向的更多是“成長速度、發展節奏”這樣的過程性預期。


昨晚上因爲一件事兒,感知到了自己的憤怒情緒,後來回溯情緒的時候發現類似的情緒之前反覆出現,幾乎算是同一個模式——


對於某些東西某些人,你內心會不忿於爲什麼不是自己成爲那個擁有者,爲什麼是另一個人擁有。


以往我總有點活在無明中的感覺,只是單純憤怒,然後就應對憤怒,化解憤怒。


可是畢竟這東西源頭沒有看見,所以會反覆出現。


興許得益於我最近越來越能面對自己的真實,對情緒有了多一分的悅納,在平視中看見了某些有趣的東西。


而這個東西,指向了預期中的“結果預期”。


當我們看見某些人事的時候,會天然湧現情緒覺得“爲什麼不是自己,爲什麼自己沒有達到那種程度”。


腦海裏驀然冒出一個詞,“求不得”。


像我們喜歡某人,可是對方就是不喜歡我們。


於是,我們會有一些失意,甚至很長時間走不出來。


又像,一個人非常努力非常努力地去學習,可是也只是考上了一個二本。


這個成績在學霸眼裏不屑一顧,周圍人也覺得說,這就是你努力半天的結果嗎?


於是,這個人也開始有些不舒服起來。


還有,像前些時日報道的,執着於在杭州買房最終走上了違法道路的一位小姐姐。


努力了這麼多年,目標就是要在杭州買房,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於是選擇了不靠譜的路。


最後她大致說了這樣一句話,看完後我頗爲感慨,“我不明白我爲什麼執着於要買一套房子,然後選擇了這樣的路,那些人還沒我有錢……”


這個故事可以有多個理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這裏說的僅僅是我自己的引述而已,不作爲唯一正確的內容,僅供參考。


先提一個究極問題,也是我前些年想過的一個內容——


哪怕我們終其一生勤勉努力,也達不到某些人的起點,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昨天的情緒事件和今日的思考讓我有了一個別樣的答案。


當我審視那句話,以及審視那些引起我“求不得”情緒的人與事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我總是在追逐別人,把別人當成我的比較和超越對象。


又或者,我覺得一定要獲得那個東西,眼睛裏就沒別的了。


可是,其實這個是很奇怪的呀。


就好像,一條魚硬要去和獵豹比賽跑步,這不是扯淡嗎?


又,我們要的是喫飽,還是非得要靠喫米飯喫飽纔算呢?


我們的預期似乎總是在單一的標準下追求一個單一確定的結果,於是只會有得到和沒得到兩種結果。


但是,其實這個世界的評價標準很多呀,爲什麼一定得去認某個規則呢?


又,我們希望遇見一個喜歡的人,爲什麼就得認準了一定得是這個人呢?


喜歡錢還非得是人民幣纔算嗎?


也許,我們很多時候,走着走着,都忘了自己本來要的是什麼。


結果預期的出錯,也順道給自己埋下了痛苦的種子。


也許,以後我會更多考量——


是否成爲了更好的自己,而非是否超越了別人;


是否知道自己想要的有哪些特徵,而非是那個具體的東西。


同時也更加平和的接受一個事實,有的東西得不到,有些結果達不到。


不去強求某些東西的時候,也許會有多一分的悅納。


畢竟,我們要的也許僅僅是健康快樂的生活,而非強加的別的準則與物品。


以上,諸君共勉,思之行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