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主題鮮明日更與流水日更的區別

問:想學習寫長文,以前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會總結觀點,主題也很模糊,或者越寫面越大。

所以日更時想刻意鍛鍊下怎樣總結觀點,但又理不清頭緒。


答:藉着老哥你提的這個問題,我也趁此機會梳理一下有關日更的想法。

上面校長的文章,我看他也是幾乎每天寫,有時一天發兩篇,有時隔兩天才發一篇,我覺得也算是日更的形態了。

他一般是有感而發,然後夾敘夾議,穿插着自己對事情的看法。

我猜,校長這種可能是你更想要的形式,主題性比較明確,每篇幾乎都有想表達的一個意圖。

他有時候一天發兩篇,那兩篇的主題是不同的,所以他分開寫。

後面我給你發的兩張截圖是我一個深圳朋友的朋友圈,我去翻看了一下你最近的日更,大多有點類似她這樣的表達,記錄一些事和當時的心情,但可能不會延伸到很明確的主題和觀點。

在我看來,這兩種形式相同的是都起到收集素材的作用,不同的是,前者作了初步加工,又提煉了一些想法,後者尚未加工,但做了記錄,這些也會成爲日後寫作的一些素材。

日更相對於長文,如果說長文是主題演講,日更就如在演講前在平日裏抓住的一些小火花,被記錄下來,可能會用於某場演講。

個人觀點,你不用太執着於每一篇日更都要有主題有觀點。像曾國藩的日記,天天寫,圍繞的都是自己這一天所有行爲的回顧和反省,如今天遇到美女看多了幾眼,齷蹉!看上去更像是每天對自己的考評,有沒有遠離了聖賢的標準。

這樣看起來很瑣碎,但日更嘛,我覺得抒發感受是有必要的,而這種感受被記錄下來也是有價值的,對別人,或許沒用,對自己的作用可能是潛移物化的,起到反省和內察的效果。

以上囉囉嗦嗦想說的是,沒有觀點的日更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寫了總比沒寫好,最重要的是寫得快樂,不要覺得沒價值,不要越寫越痛苦。

最後說點小建議:

如果你有目標是鍛鍊觀點,那平常遇事有想法時儘量儘快記錄下來,一句兩句都可以,可以用標籤,可以用微信,不用等到寫日更纔開始寫。因爲想法總是稍縱即逝的,時間長了就忘了。

保持思考和寫得同時,第二個是一定要保持閱讀,閱讀會讓有助於拓展我們的觀點。

第三個,你如果想日更輸出更有主題性,你可以像校長那樣,不用拘泥於每天只寫一篇,把獨立有感而發的事形成一篇獨立的主題日更,這樣你自己也會更清晰一點,以後翻看也更容易一些。

第四個,來自我自己的一個小習慣。每次寫完,在日更裏選一兩句作爲題記,這個題記基本能代表這篇日更的主題思想,或者是自己最想留住的觀點,以後翻看也容易。

類似這樣。

題記這個,同樣的,也不用逼着每次都有題記,這個隨性吧,有時候沒有就算了,有就歡喜。

跟你講完,我覺得自己的題目能圍繞觀點去起會好一些。

這個閱讀能解決,我們留出一部分時間來閱讀。或者看到一些句子有想法,可以把想法記錄一下。

校長好厲害,舉手投足都能有觀點。

感謝老師的指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