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象山

已戒酒數年,不知爲啥對酒香的敏感有增無減。到象山,這份敏感又加幾分。山下山上,時時處處,被瀰漫着的甘醇的酒香纏繞。


一到象山腳下,濃烈的酒香就從山洞中擠了出來。導遊圖上十八處景點中只標有一處藏酒洞,能擠出酒香的洞口卻遇見了好幾個,山腳下,半山腰,直到山頂都看不見洞口了,酒香依然濃烈。尋着酒香去找,竟無答案。

酒香浸潤的風景則更是醉人。


“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觀。從第2入口進到景區,不遠就是觀賞象山的最佳位置。只見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一圓形溶洞如一輪明月,倒影水中,則又一水月。有導遊正問遊客“你們看前面的洞和水中倒影,是不是像我們喜歡的一個數字?是哪個?”,不少遊客答“8”。這便是水月洞了。導遊又說,距今約1.2萬年前,地殼擡升,灕江縮小,溶洞發育,形成一個通透的圓洞。長17米,寬9.5米,高12米,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圓而長,其半入於灕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如果有月的晚上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輝映,景色更奇。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此情此景,由不得不醉。

不去登山,先從山腳下繞行,伴着山下洞口飄出的濃濃酒香,去尋水月洞。


路盡頭處有一石刻“象鼻巖”,洞口洞壁有石刻多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後人在巖口刻“讀書巖”3字,並稱此巖爲“點易山窗”。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有“千頃水光涵洞府”,“山窗寂靜觀周易”句。象鼻巖洞深十幾米,涼風習習,幾位遊客坐於地上納涼,前面與水月洞相連,無路可通,卻能近距離觀賞象鼻。象鼻伸入江中,是飲水,還是飲酒?猜是飲酒,不然這麼久了都不肯擡頭,不肯離去,或許早已醉矣。

返回,繞過象鼻岩石刻,則是水月洞洞口了。因其朝陽,亦名朝陽洞。恰恰有導遊正介紹說:“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主政時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遊,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巖名統統已爲朝陽,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刻在水月洞北壁。其後,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覆水月洞銘》,並鐫在洞的南壁。”不知兩位主官是否也爰三花酒,如果有此愛好,且能坐在一起,把酒論道,洞名官司,則應有勝負。


離開水月洞回返,有酒香飄來。聞香而至,相鄰有一洞口和一處登山臺階,洞口上鎖不得入,臺階倒可攀而上行。

行至山腰,見一洞,洞前指示牌介紹:象眼巖,位於象山山腰,南北對穿,高約2米,寬5~10米,長52.8米,呈扁長形,面積約274平方米。遠望兩個洞山,猶如大象眼睛,故稱象眼巖。我們是從象山南麓上來的,自然是進到了南眼。從洞中穿過,則是北眼。北眼懸崖峭壁,無路可通。象眼觀景別有韻味,從北眼望去,灕江飯店、樓宇街市歷歷在目;從南眼遠眺,灕江、訾洲、塔山、穿山盡收眼底。南望穿山月岩,與山腳下的水月洞,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就是令人陶醉的“灕江雙月”了。


出象眼巖,沿盤山路到達山頂。普賢塔聳立於山頂,因其遠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劍柄,又像一隻古雅的寶瓶,又稱“劍柄塔”,或“寶瓶塔”。該塔建於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爲雙層八角須彌座,在第二層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淺刻的南天普賢菩薩像。據說在中國供奉普賢的佛塔只有兩處,一個在四川峨眉山,一個就是在桂林的象鼻山。普賢塔位於象山之顛,不僅與桂林山水的傳說相吻合,又印證了普賢菩薩乘大象之說,而大象馱寶瓶,在亞洲各國的許多傳說中,也象徵着和平、美好和幸福。


漫步象山山頂,酒香不減反增,猶入酒不醉人人自醉之境,回味有關象山與三花酒的傳說,一時竟不知作何取捨。其一,天上象神爲三花姑娘從瑤池盜回神曲,用灕江水釀出三花酒:其二,七仙女相最小的那位私自與玉帝的坐騎天象一起到凡間幫助人們疏通河道,被玉帝發現把天象化爲石山:其三,桂花仙子愛上象郎,釀出三花酒,如是等等。明代應天府通判張鳴鳳稱此處爲“醉鄉”, 在象山腳下結廬而居,自號“漓山人”。想想,也是醉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