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文/扬蹄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相信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段时间——感觉明明有很多事要做,可就是提不起兴致。不做事,随着时间推移就越来越焦虑。等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懊悔:要是当初做了这件事,现在都坚持有一段时间了!比如阅读、比如锻炼、比如日记等等。

拿我来说吧,我想看书的欲望很强烈,但我的实际行动效率真的太低太低,总喜欢一等再等、一拖再拖。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我看了前两章后就拖了两个多月。如果没有以章节输出的方式逼自己强制输入,估计一年半载我都看不完这本书。实际呢?阅读一本书不过需要八天而已(也就差不多是一周的功夫)。如果我一周能看完一本书,那一年下来的阅读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在阅读的时候还做到内化、输出、记录、改变。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很有效!不仅如此,针对拖延症我对其他方法有了些思考,一起操作起来、共勉吧!

1.写计划。这个列清单有点相似。我是习惯在工作前利用5-10分钟把今天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做好一项“√”一项。或是在下班前几分钟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写好。这样做事就知道哪些办完了、哪些还是待办,有效整理做事的思路。

2.定目标。如果说写计划是以时间为主,那定目标是以事件为主。比如10月份有一场考试,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就要提前做好完成目标的准备:9月要开始刷题、8月要把书的框架做到心中有数、7月份要把每一章节都完整过一遍、6月份要开始有意识安排时间是用来固定学习的…

3.养习惯。在修学过程中,学长们总是建议我们要把闻思、定课的时间固定下来。这样一到某个时间点就自然而然做什么事情了。我记得在我学生时代给自己制定寒暑假计划的时候,我也习惯上午8:00-10:00用来写作业,下午15:00-16:30用来背单词。虽然毕业很多年了,现在一到这个时间点还是会自然而然想做这些事,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呀!

4.以输出倒逼输入。正如上文提及,因为要更文写感悟,所以就硬性规定自己必须要完成阅读,提高自己的效率!

在这些方法中,我最常用的是第一个,希望自己坚持第四个。把第二个与第一个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自己的规律时间安排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