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在徒步獨行老師寫作營的朗讀

加入了兩屆徒步獨行老師的寫作營,現在的第六寫作營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剛成立第一個營時,堅持了一個月。本次與上次的規則有點不同,這次是在小羣朗讀兩次,每次3分鐘以上,每次間隔至少1小時,時間在早六點晚10:00之間,每次積1分,一天最多2分。

這次增加了朗讀的選擇範圍,可以在老師建立的其他寫作大羣裏朗讀,朗讀一次超過五分鐘就行積2分。

有點暗喜,不錯的獎勵與鼓勵機制。

朗讀羣的選擇


鑑於以上羣朗讀規則,自己選擇了在寫作1羣裏面進行每天的朗讀。

自己共有老師的兩個大羣,另一個羣內朝夕的向日葵已經開始了她的朗讀,雖然規定一個大羣內可以允許兩個人朗讀,既然另一個羣內無人朗讀,自己可以開一下先河,讓更多的人聽到自己的聲音,共享書本知識,何樂而不爲呢?

既鍛鍊自己的朗讀,又愉悅了大家的身心,就是不知羣內聽讀的人會有多少。這是唯一的遺憾,不管在哪個羣讀書,都聽不到羣友的反饋。看來只能隨個人意願了。

因爲小羣內21個成員,每天有太多的人朗讀,辨識度低,並且需要朗讀兩次。由於工作時間瑣事較多,沒有時間朗讀,只有中午休息的時間,稍微寬裕些。

時間的選擇

朗讀時間選在了中午午飯後。因根據個人習慣,加上考慮大家的閱讀習慣。

早上六點到八點,自己習慣性的看書、鍛鍊身體,上班路上花費將近半個小時。很難抽出空閒在羣內大聲朗讀。

晚上,一般碼文、看手頭的系列書籍,有時要應付一些突發的事情,很難固定時間,心難安穩。

想想,還是選擇中午,安靜時,大家都下班了,自己在辦公室裏朗讀。做到朗讀時,無人打擾,沒有雜音。除非有特殊情況,會盡量保持一個完整的月份。週末可能難以固定。視安靜程度而定時間。

朗讀內容

團內對朗讀的內容並無特別明確的要求,只是對時長提了一個要求:小羣每次3-15分鐘,最多兩次,間隔一個小時;大羣一次,時間爲5-20分鐘。

按照這個時長要求,5-20分鐘,一分鐘按150個字算,大概在1000-3000個字,自己的朗讀速度大概爲每分鐘150-200字。由此至少需要千字文以上的文章。

上次參加團,主要朗讀了散文:龍應臺的《天長地久》、簡媜的《水問》,短篇小說:村上春樹的《圖書館奇談》。

本月打算陸續讀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書籍。

這次看羣內筆友主要讀一些散文爲主,也有不少名著。

稻盛和夫的《鬥魂》、高宇《長安處處有故事》、瑪格麗特的《證言》、吳曉波的散文集《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托爾斯泰的《生活之路》、井上靖的《樓蘭》、奧格·曼狄諾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陳磊的《半小時漫畫唐詩》、蔣勳的《蔣勳說唐詩》、大冰《奪命大烏蘇》、餘秋雨的《中國文化課》、《道德經》、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讚美讓人以你爲知己》、林清玄最美的散文《跌倒》、儒勒·凡爾納的長篇小說《八十三天環遊地球》、高爾基的《大學》等。

看看以上書籍,不知您讀過其中的幾本?

自己有陳磊的《半小時漫畫唐詩》、吳曉波的散文集《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高爾基的《大學》等幾本書,其他的只讀過二三本。

其中,自己最喜歡聽的是朝夕向日葵讀的餘秋雨的《中國文化課》。

餘秋雨的系列書籍讀了一遍,深感餘秋雨老師的博大胸襟。筆墨力道雄厚、視野寬闊。再加上朝夕的向日葵語音純正,吐詞清晰,在朗讀上,是自己的老師。自己是z,zh,sh  ,s不分;普通話也很土,家鄉口音濃重。

其實,在羣內讀書的筆友,都是選自己喜歡的書籍來讀的。

自己也是,一般選自己已經讀過的書籍,再分享給大家。在朗讀前,一般會再看一遍,把易錯的字用筆註上拼音。斷好句,以防讀的時候出現吐詞、破句的現象。另外看看內容是否適合大衆聽。

不管如何,雖然羣內對朗讀的內容沒有要求,但朗讀的內容無形中也反映了一個讀者的品味,所以大家都會選擇健康、易懂、給人帶領美好感悟的書籍來讀。相信大家都有共識。

如此,通過朗讀,也等於把以往讀過的經典書籍,又讀了兩遍。重讀經典的感覺,還是不錯的,這也是一種夾裹、倒逼的成長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