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鎮,戰爭中被俘,後奇蹟般平安返回

說起明朝這個朝代,有很多人對它心嚮往之和惋惜,不可否認,在明朝的前中期,他是十分強大的,因爲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當然,明朝的建國史也是非常的奇蹟吧,因爲它是由朱元璋一個底層放牛娃所建立起來的,雖然後來的朱元璋在稱帝后也曾追尋過自己的先祖,後來不了了之。

有人說明朝這個時代很神奇,每一代皇帝都是奇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明朝它本身的國力也是很強盛,正是由於人才輩出、思想開明使得明朝逐漸強大,在明朝時期關於武器進行大力發展,發展比較好的,例如火尊炮,這是一種大型火炮,在抗倭的歷史上曾發揮重大的功能,而且在明朝迎來了一波火器製造熱,不僅民間自己開發製造武器,而且還有朝廷的大力支持,那麼大家就會很奇怪,爲什麼後來的清朝就閉關鎖國變成了那個樣子。

不過,在這裏我們就先說回這次本章的主人公朱祁鎮,朱祁鎮是少年帝王,他稱帝時年僅九歲,年號正統,當時他的時代是非常著名的賢臣“三楊”進行主政,在這個時刻,大家肯定會想由著名賢臣教導出來的帝王,怎麼樣也不會碌碌無爲,但是現實卻又是這麼的巧妙,由於內有張太皇太后將朝政攬於自己的手中,外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幫他治理江山。

所以朱祁鎮也不必爲了處理事務而擔憂,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找一些樂趣,那麼此時此刻影響他的生命很重要的一個太監—王振就出現了。當然在太皇太后的眼裏已經提前看到了這個宦官的不安分,所以她在位時嚴厲全面的打擊王振,而且對王振有着不小的影響,當然,王振是怎樣一步步溜鬚拍馬、獻媚於朱祁鎮,逐漸變成了朱祁鎮身邊的重要太監,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後,王振就開始逐漸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大家可以想到在這樣賢明的太皇太后,以及國家之重臣、能臣輩出的時刻,一個國家發展將會如此多麼的強大,不得不說正是他們給明朝造就了國力鼎盛的繁榮景象,然而,歷史的轉折卻在此刻突然發生,隨着太皇太后張氏和這些重臣(三楊)相繼去世,而且這個時候的皇帝正好從少年長成了熱血青年,此時的他也開始逐漸接過國家的權柄,在此刻我們不能忘記他的身邊還有一條毒蛇—王振。

別看王振他只是一個太監,但他也是一個有自己理想的太監,他也渴望自己能夠建功立業,馬背上建立自己的功勳,所以王振在後來就鼓動朱祁鎮,也就是明英宗叫他去討伐瓦刺,正是由於當時瓦剌的太師也先以朝貢爲名,騙取明朝的各種賞賜,那麼當時擁有話語權的宦官王振,當然對此非常的不太滿意減少對於也先的賞賜,而且他就鼓動明英宗去北伐。而且此刻的也先卻也以此爲名揮師南下,直逼大同,威脅北京,在這裏我們當然也是非常能夠明白,爲什麼也先他對於北京有那麼一種強烈的情感,畢竟就是明朝這些人,把他們從可以享受富貴的北京城裏趕了出來,又回到了大草原,開始自己的辛苦生活。

而且作爲一個熱血青年,肯定對於御駕親征、打敗瓦刺擁有着渴望,並且也可以藉此一展自己的威名,更不要提在太皇太后和三楊的治理下,國力強盛的明朝,更加給予了明英宗這種自信,所以皇帝就從京師的附近拼湊出來20萬人,對外宣稱50萬大軍,就這樣浩浩湯湯的出發了。但是此次出征的路上天氣不是很好,而且到了大同附近之後才發現戰爭的殘酷,大家可以想想那裏作爲第一戰場,而且還是冷兵器時代,那肯定是會有流血犧牲,再加上後方的糧草供應出現問題,使得軍心動搖,此時此刻,皇帝也有心想撤軍,但是對於王振來說,他當然不太在乎這些,她需要的是一個讓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更何況到了這個時候,離自己的家鄉也很近,也就是蔚州,何不如讓皇帝跟自己一起回到家鄉。

雖然王振沒有什麼軍事戰略的思想,但是皇帝周圍的羣臣有,在此時此刻,皇帝卻沒有想那麼多,他就是想要給王振這份體面,所以於是大軍轉換路線,朝着蔚州前進,但是就在土木堡裏的瓦刺大軍追上了明軍,然後將明軍困在了土木堡內,對於這裏的具體過程,總之一句話,不是慘烈二字可以概括的。在這場戰役裏面,皇帝朱祁鎮被俘,王振被殺死,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等大臣戰死,這場戰爭史稱“土木堡之變”。

皇帝都被別人俘虜了,那麼可想而知,當時的瓦刺太師也先會是什麼態度,那肯定是要挾持人質來要金銀財寶,而且這個人質還可能是一個無限期,可重複利用的,這個時候也先就想利用朱祁鎮這個皇帝的名義來使得駐守邊關的將士來爲瓦刺大軍打開大門,然而,當時的守城將士並不認賬,從而導致也先十分惱火。在這個時刻,當然朝廷裏也就炸開了鍋,皇帝都丟了,這場仗打得真是讓人羞恥。可是該怎麼樣還是得怎麼樣呀?於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就被擁立爲皇上,尊朱祁鎮爲太上皇。

在這個時候的太師也先十分的惱羞成怒,於是決定攻打北京城,當時那個情勢可以說是十分的危急,明朝大量精銳在土木堡一戰中損失殆盡,可調用的人手簡直是少之又少,這個時刻出現了一位救世主—于謙,有些人可能就是天生就有軍事天賦,在於謙和其他明朝將領的堅守下,守住了北京城,並且擊退瓦刺。瓦剌那是什麼好處也沒撈着,還得養着這麼一個肉票—明英宗朱祁鎮,那肯定是十分的不高興啊,於是南下派人求和,說自己願意把朱祁鎮放回去。

但是這時的情形又發生了變化,朱祁鈺曾經也是一個好弟弟,尊重愛護自己的兄長,但是一旦他嚐到了權力的滋味,那麼他就已經開始在改變了,本來皇帝只是想隨便派個不太重要的人去應付一下,並沒有想要接回朱祁鎮,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能耐的人不用分毫,全靠語言的魅力就讓也先心甘情願的放人。在這個時刻,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朱祁鎮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因爲他在瓦刺大軍的大本營裏結識了瓦刺太師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爾,我個人還記得在描繪中寫到他倆依依不捨,此去一別不知經多少年之後才能再見,讀到這裏,我也不禁的爲他們真摯的情誼而感到感動,之後的朱祁鎮踏上了回去的道路,而伯顏帖木爾在不久之後逝世,兩人自此之後再無見面。

而這個時候的朱祁鎮也將面臨着人生一大難題,此後的朱祁鎮被朱祁鈺囚禁於南宮,整整七年,大家都會很好奇,爲什麼權力會有這麼大的魅力?讓原本相親相愛的兄弟二人變成了疑神疑鬼、拔刀相對的兩個人。你以爲朱祁鎮僅僅是被鎖嗎?景泰帝將南宮大門灌上鉛,在南宮的周邊佈滿了錦衣衛,而且還將南宮周邊的樹木砍伐殆盡,只是爲了防止有人和太上皇傳遞消息,讀到這裏,不免讓人有些感嘆!而且朱祁鈺在後來還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爲皇位的繼承人,於是他就廢掉了自己的侄子朱見深,並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爲皇太子,但是朱見濟在不久後夭折,皇儲之位懸空,而後不久,朱祁鈺也病重臥牀不起,面對這樣的皇帝和繼承人的狀況,大臣之間紛紛起了自己的小心思,這時候的武清侯石亨、太常卿徐斌、左副都御史徐有貞以及太監曹吉祥等人開始密謀擁立太上皇。

之後史稱“奪門之變”發生了,時隔八年之後,朱祁鎮再次端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上,重新成爲了大明的皇帝,但是,此時此刻的朱祁鈺還沒有去世,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兩個皇帝並存在一個國家裏,之後朱祁鎮想起了這個弟弟,便把朱祁鈺廢爲親王,在朱祁鈺去世之後,還給了他一個惡諡,叫做戾。當然,面對朱祁鎮的復辟,我並不感到任何的意外,但是真正讓我難過的是,他在幾位擁護他復辟的功臣的惡意誘導下,斬殺了于謙,自此,一代名臣就此隕落,即使後來皇帝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那又怎樣,于謙——這位有功之臣已經含冤九泉。

之後的朱祁鎮還做過一件有功之事,就是他在崩後,自己的遺詔裏廢除了宮妃的陪葬制度,對於年少繼位的朱祁鎮來說,這一生也頗爲坎坷,但萬幸之後的他勤於政事,得以善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