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之提出好問題

在我們經受應試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刻板的認識,就是: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雖然在走上社會後,也會意識到這種刻板的認識是錯誤的,但是長久的應試訓練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擺脫。

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在一場會議的最後往往是提問環節,當演講者請大家提問時,現場沒有一個人提問,演講者很尷尬,只好草草收場。

還有一種情況,演講者說同意的請舉手,然後問不同意的請舉手,結果發現大部分人兩次都沒有舉手。

這兩種情況在中國具有普遍性,這讓我想起王小波的一篇小說《沉默的大多數》。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人的性格普遍比較內向,謹慎,不善於表達自己。歸結於性格的原因,看似合情合理,不僅大家都容易接受,而且很安全,誰都不得罪。但是,這也意味着安於現狀,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和改變。

如果我們想通過提問獲得幫助,我們需要知道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首先,自己先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或者嘗試去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仍然沒有解決,再去向別人求助,求助時除了說清楚問題是什麼,也附上自己的思考和嘗試,這樣的問題,別人更願意回答。

其次,又大又模糊的問題不是一個好問題。這樣的問題,別人無從回答,即使勉強回答,對提問者也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還有,不要通過提問偷懶或者要標準答案。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大多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問者和回答者的思想碰撞,對雙方更有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