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入門》筆記(45-66)

前言

讀書計劃的第一本書, 就給 <邏輯學入門> 吧

本人看的書京東均有售

本篇是本人在拜讀書籍時的隨筆, 不喜勿看, 歡迎討論

書籍信息

書名: 邏輯學入門

作者: 格桑

出版: 中國紡織出版社

正文

正文

結構歧義

今天有兩個報社的記者參加了活動

邏輯學上, 由於語句中的語法結構具有不確定性導致判斷產生的歧義叫做結構歧義

比如上面的語句, 有可能理解爲一個報社的兩個記者參加了活動, 也可能理解爲兩個報社的多個記者參加了活動, 這種就是表述者犯了結構歧義的錯誤

要消除歧義, 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組織表述的結構

隱含命題

聽話聽聲, 鑼鼓聽音

即聽人說話的時候, 爲了準確把握對方的思想, 聽明白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東西, 不能只聽對方話語表面的意思, 因爲對方可能在暗示什麼

這種別人說的命題中, 隱藏着另一個命題, 被稱爲隱含命題

隱含命題是一隻高明的, 非常實用的表達方式, 用好了的話, 即可以委婉的提出觀點, 又不至於得罪人.

你們這的蚊子很聰明, 懂得提前來踩點, 方便晚上就餐

意思是蚊子很多

同構異悖

A: 你這樣不會有好結果的, 說真話的話, 富人會怨恨你. 說假話, 窮人會指責你

B: 我會有好結果的, 說真話, 窮人會擁護我, 說假話, 富人會喜歡我

這種仿照對方的辯詞的話語結構, 構建一個與對方話語結構完全相同, 表述意思卻完全悖的觀點, 以此來反駁對方的方式, 叫做同構異悖

大多數時候, 這種反制方式會取得比較好的成果, 往往令人無言以對

分解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一定要學會分解自己的問題, 這樣可以讓人更好的理解我們的問題; 也要學會分解他人的問題, 爲的是減少答非所問的發生

如何更好的提問問題?

  • 確定問題的方向

生活中最簡單的疑問句, 莫過於5W+1H

When 什麼時候?

Where 什麼地點?

What 什麼情況?

Who 什麼人?

Why 爲什麼?

How 怎麼?

提問時首先要確認你要問的是什麼類型, 比如: 你週末去了什麼地方? 你上午和什麼人在一起? 你昨天爲什麼不來?

而不是: 你週末什麼情況? 你上午怎麼了? 你昨天在什麼地方?

  • 強調問題的目的

其實, 上面舉出的錯誤例子, 也能從側面問出來答案, 而正確的提問可以直接的強調你問問題的目的, 更具有目的性, 讓對方知道你想要的答案, 讓交流順利的進行

  • 一個問句的疑問詞要少於三個

無論什麼問題都有側重點, 這就要求我們在提問時不能在一個問句中包含太多疑問詞, 這樣會導致回答者無法瞭解我們的目的

最好一個問句只有一個疑問詞, 只問一個問題

你昨天沒來上課, 和誰? 去了哪? 幹了什麼?

這樣一句話有三個疑問詞, 讓人很難回答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分解問題, 提高溝通的效率

虛假兩分

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件事是對是錯?

在我們小的時候, 對很多事物沒有充分的認知, 認爲世界非黑即白, 非善即惡. 到大了才知道,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 不能像二極管一樣去看待事物.

當你認爲某件事情非黑即白的時候, 你可能就已經犯了虛假兩分的謬誤

虛假兩分, 指把一個可能存在多個答案的事情, 假設成只有兩個答案, 通常這兩個答案還是兩級反轉的, 似乎世界上所有問題都只有兩面

而當我們把結論限制在兩個以內的時候, 我們的視野就會被限制, 思維會遭到嚴重的束縛

瞭解虛假兩分的邏輯錯誤, 有助於我們用開放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 特別是受挫的時候, 能夠及時的提醒自己和他人, 還有第三種可能

這樣的話就不會走向極端的思考誤區, 也不會因爲一次失敗就徹底喪失自信, 否認自己的價值與努力

從表面上看, 遇到挫折一蹶不振, 是心態過於悲觀. 實際上是陷入了虛假兩分的邏輯陷阱. 稍加分析, 這是把人生錯誤的分爲了兩個極端, 一個是正極端, 一個是負極端, 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沒有其他的可能

遇到這種時候, 我們要牢記, 人生並不是只有兩種可能, 他是未知的, 發散的, 有無限種可能, 每種都可能實現

我高考失敗了, 我這輩子完了

高考失敗了可以重新復讀, 或者選擇其他學校, 不是考不上人生就涼了

我失戀了, 我要單身一輩子了

失戀了可以再談戀愛, 不是這次沒談好就一輩子單身

當我們意識到了多種可能性時, 我們就能從牛角尖中鑽出來, 會發現人身其實不存在絕境, 處處都有轉機

事實斷言

在提問的過程中, 我們遇到的所有的推理論證, 幾乎都涵蓋了以下三方面內容

過去是什麼樣

現在是什麼樣

將來是什麼樣

這些看法形式不一, 有可能是假設, 有可能是理由, 也有可能是結論. 但是說話者的目的都是讓你相信他的結論

在邏輯學上, 這種被稱之爲事實斷言

當面對 事實斷言, 我們不要立刻的選擇相信, 要先去分析, 看看這個結論是否有疏漏

如果需要驗證 事實斷言, 需要完成幾個問題

我爲什麼要相信他

是否需要證據來證實這個斷言

證據的效力可靠嗎

如果這個斷言缺乏有力的證據, 那麼這個斷言就是 孤立斷言, 因爲他沒有給出證據, 因此我們必然要懷疑 孤立斷言 的可靠性, 向對方進一步求證

有時候, 事實斷言的真實與否與個人的感覺無關, 比如 "大部分的美國議員都是男性" 可能看起來更加真實, 而 "練習瑜伽可以降低癌症" 看起來不那麼真實

所以對於大部分的斷言來講, 要證明他是對的, 還是錯的, 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通常來講, 某個斷言的證據越多, 質量越高, 他的可信度就越高, 我們也就越能把這種斷言稱之爲"事實", 那麼怎麼樣來幫助我們確定斷言的可靠性, 我們可以藉助提問來實現

我們可以向闡釋者提問

你的證據是什麼

你怎麼知道他是真的

你有什麼證據

你爲什麼相信他

你能確定他是真的嗎

你可以證明嗎

這些問題要求闡釋者進一步解釋這些斷言的證據, 以證明準確性, 如果他能大方的立刻的回答你的問題, 大概率是掌握了足夠的證據

而顧左右而言他, 迴避問題的人, 你就要留意這個斷言的準確性了, 因爲很可能他意識到了, 自己沒有足夠的證據去證明自己的斷言

隱瞞證據(採櫻桃謬誤)

這個很容易舉例, 現實中也很多, 比如樓盤的銷售人員, 總是向你隱瞞房子的缺點

租房的中介

等等

在銷售過程中, 業務員會有選擇性的擺出論據, 挑對自己有利的話來說, 這就是隱瞞證據, 也叫採櫻桃謬誤(人們只會採好的櫻桃)

比喻有選擇性的說話, 只呈現好的部分, 把不利於自己的部分隱藏起來

作爲消費者, 我們一定不要被銷售輕易打動

答非所問

在某些特殊情境下, 真話說不得, 假話也說不得,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說. 這種詭辯被稱爲 答非所問, 即回答問題時, 有意無意的回答不相關的問題

這通常是爲了在某些尷尬的場合, 有些話不方便直接的回答, 但是又不能失禮, 於是就 答非所問, 來避免尷尬

需要注意的是, 在該說真話, 需要表達意見的時候, 還是要真實的表達, 說出答案, 否則就會被認爲是虛僞狡猾, 讓人覺得不夠真誠, 不可信任

絕對化謬誤

詭辯術在古代非常盛行,古希臘哲入蘇格拉底也精幹此道。他有一次和歐西德辯論。
蘇:“偷盜的行爲對不對?”
歐:“不對。”
蘇:“侮辱他人呢?”
歐:“不對。”
蘇格拉底轉語又問:“爲了誘敵而竊取敵物,這種行爲可對?”歐西德的頭腦很清醒,不爲迷惑,答道:“對。”
蘇又問:“侮辱敵人可對?”
歐:“對。”
蘇格拉底爭辯說:“你剛纔說偷盜和侮辱他人是不對的,難道敵人不是他人嗎?你怎麼又說’對’了呢?”
歐氏不甘示弱,解辯說:“那是因爲對象不同、剛纔我說的是對付友人,現在說的是對付敵人。”
蘇格拉底便繼續間道:“假如有一名將軍,見其部下士氣低落,便欺騙他們.說是救兵即將來到,從而鼓舞了部屬的鬥志、使鬥爭取得勝利、這樣做對嗎?”
歐:“對。”
蘇又問:“孩子生了病卻不肯吃藥,父親就欺騙孩子,說藥是甜的。結果孩子吃了藥治好了病,這做法可對?”
歐:“對!”
蘇格拉底又爭辯起來:“士兵和孩子都是自己人,你剛纔說,不對的事情只能對敵,怎麼又可對自己人呢?豈非自相矛盾?”
歐西德無法回答了。

我們可以看到, 歐西德已經輸了, 他無法自圓其說

這啓示我們. 回答問題太過絕對, 會讓自己很被動

歐西德就犯了 絕對化謬誤 的邏輯謬誤, 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結果被對方抓住了把柄, 最終輸了辯論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兩面或多面性的, 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在不同的現象, 不同的條件下, 針對某個問題或事物, 有不同的結論是正確的, 雖然是不同的結論, 但是他們相對於各自所處的事件/地點/條件下是正確的

在生活中, 我們要擁有辯證的思維, 對待不同的事物, 不但要具體分析, 還要辯證分析, 就算是真理也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

二難詭辯術

普羅塔哥拉悖論_百度百科 (baidu.com)

在這場辯論中, 雙方都使用了 二難詭辯術

二難詭辯術 指的是辯論過程中, 只列出兩種可能性, 此外別無選擇, 迫使論敵從中做出選擇. 無論對方選擇哪一種可能性, 都對他不理. 這就迫使敵人進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從而落入自己的控制之中.

二難詭辯術的兩種可能性, 全部都是虛假的, 前後沒有必然的聯繫, 這個假設的設置, 都是詭辯者出於自己的利益出發的. 目的是讓敵人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辯論的雙方, 他們的立論都是錯誤的, 因爲他們都違背了 "同一律" 原則, 同時概念和判斷混亂, 從而導致是非不分, 所以就是詭辯.

關於上面的案例, 對於 歐提勒士 來說

  • 如果我打贏了這場官司, 按照法院判決, 我不應該支付另一半學費
  • 如果我輸了這場官司, 按照合同規定, 我不應該支付另一半學費

對於 普羅塔哥拉 來說

  • 如果歐提勒士打贏了, 按照合同, 他應該支付我另一半學費
  • 如果歐提樂士打輸了, 按照判決, 他應該支付我另一半學費

但是對於 歐提勒士 來說, 他的前提是不真實的, 推導不出結論, 因爲這個官司的勝訴與敗訴的區別在於給不給支付另一半學費. 如果他輸掉了官司, 就必須需要支付另一半學費, 不然的話, 敗訴的"着力點"在哪?

對於 普羅塔哥拉 來說, 它的前提也是不真實的, 因爲前件與後件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歐提勒士打贏了官司, 與支付另一半學費沒有必然的聯繫, 因爲合同規定歐提勒士第一次出庭打贏官司, 指的是他以律師的身份, 而這次是以被告的身份

這雙方的二難推理, 採取的是不同的標準: 一個是法院判決, 一個是合同規定. 兩個標準各有利弊, 他們都從爲自己有利的標準爲自己詭辯, 所以纔會得出針鋒相對的結論. 如果他們都使用同一個標準, 那案子就不復雜了.

破解這種詭辯可以採用三種角度

  • 指出對方的假設前提是虛擬的, 不現實的
  • 不正面回答對方的問題
  • 以其人之道, 還其人之身

簡化因果關係

導致大量人員死亡的原因是地震

大雪導致了鐵路交通的癱瘓

就比如論點1, 你可以說直接原因或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地震, 但是忽略了其他原因, 比如說房子的牢固性等等

在對某件事情進行解釋時, 強調許多因素的某一個或多個因素, 就犯了過度簡化因果的謬誤

故意曲解

明明知道對方的意思, 卻故意曲解成另一個意思, 造成概念或話題轉移, 以便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就是故意曲解

故意曲解是一種詭辯技巧, 把對自己不利的話語轉成對自己有利的意思.

但有時候, 面對自己無法回答, 不能回答的問題, 也可以使用故意曲解的方式來回應, 這樣可以緩和氣氛

命名謬誤

他爲什麼臉色不好?

因爲他心情不好

這一問一答,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溝通, 實際上什麼實際性的內容也沒有說, 臉色不好與心情不好本來就是同一個意思, 通過貼標籤或者命名的方式來描述發生的事實, 以掩蓋說話者無知的情況, 被稱爲命名謬誤

命名謬誤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 認爲說話者知道原因, 實際上, 說話者只不過是換個說話重複問題

同語重複

小明是小明爸爸的兒子

與命名謬誤差不多, 這種屬於在下定項中直接使用了被定義的概念, 互相套娃, 等於沒說, 而且無法證明什麼

一廂情願

快過節了, 超市的商品肯定會有大的折扣

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嗎? 不一定

邏輯學上的一廂情願, 是一種常見的謬誤. 指的是人總是認爲事物和人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運行, 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相信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這樣只會讓自己逃避現實, 迴避真相, 對成長沒有任何好處

區羣謬誤

男同胞都喜歡足球

僅僅基於羣體的統計數據, 就對其下屬的個體性質得出結論, 區羣謬誤假設了羣體中的所有個體都擁有羣體的性質, 是以偏概全

直覺思維

他肯定有什麼事情瞞着我, 我的直覺一向很準

對某件事情沒有經過分析, 僅僅根據直覺就下定論. 從邏輯上來講, 直覺是無法作爲論據的, 因爲他沒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只有經過證明的直覺, 才能作爲論據

預期理由

這輛車馬上要漲價了, 現在買最划算

這裏將沒有發生的事情拿來作爲論據, 這就是預期理由的謬誤

指在證明或反駁一個觀點時, 把真實性有待驗證的判斷作爲論據, 不具有可信度和說服力

巧合謬誤

蕭敬騰真的是雨神嗎?

這句話只是調侃, 如果是當成真的, 就犯了巧合謬誤

巧合與偶然不等於必然, 要找出結論與現象之間的必然性, 還是要深入的研究背後的原因

因果倒置

給懶惰的人發兩頭牛, 他們就勤奮了

這就是因果倒置的謬誤, 並不是給懶惰的人發兩頭牛就勤奮了, 而是勤奮了會擁有自己的牛

迴歸謬誤

A考試, 第一次考了100分, 第二次考了90分, 被罵之後又考了100, 所以罵會讓人進步

這就是迴歸謬誤, 從統計學上看, 事件發生的概率都是圍繞一個均值來回波動的, 如果忽視了這個特點, 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這裏的A, 考試的分數與被不被罵沒有必要的聯繫, A的水平就是90-100之間, 來回波動是正常的, 因爲捱罵和得分就得出來罵會讓人加分的結論簡直離譜

推不出來

爲什麼把孩子扔進水裏?

他的父親擅長游泳

這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由父親會游泳, 就推倒出孩子也會實在是太牽強

這就是推不出來的謬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