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一永不消逝的电波

永不消逝的电波

山高/图文


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观众朋友,对影片最后那段画面一定记忆犹新。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影片主角李侠烈士面对敌人,沉着冷静发出最后一份情报后,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的最后话语,那是来自暗战英雄的道别。重温经典,致敬英雄!

回味影片细节时,更在思索我党用的秘密电台又是来自何处呢?五月的某一天参观了一座江南小楼“亦爱庐”后,心中的凝问有了完美答案。


“亦爱庐”位于常熟古城区通江路12号,是中共常熟特别支部活动旧址。市政府于2019年对这区域原有居民户动员搬迁,随之进行修缮改造,笔者用手机作了一些记录。当时不知道会怎样布局,完工以后也一直没时间探访,五月十六日厂里难得放假一天,就来到古城区的这一旧址参观访问。

原来区域改造后这里建成了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革命历程展示馆。虽是星期天但访问的就我一个人,这样更清静,去追寻我党我军发展建设史上一代传奇的红色印迹。首先映入眼帘的展馆北区部分一李.强与常熟特支。介绍李.强组织建立常熟特别支部的过程。

这幢映沭在琴川河畔古色古香的小楼,曾是常熟清末著名家族曾氏的宅院,也是李.强(原名曾培洪)故居,是常熟红色革命的起点。


沿着靠小楼后沿墙的小木楼拾级而上,就来到了挂有一方“亦爱庐”匾额的二楼,常熟特支活动场所。

图中复式壁橱,内外两层,外层安放一般书籍,内层作为秘藏革命书刊之用。

1928年受中共中央委托,李.强担负研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

1929年春,李.强研制成功中国共产党第一批无线电收发报机。

1939年,李.强带领军工局人员生产出了边区第一支七九步枪无名式马步枪。

1947年,领导制造了大功率发射机和定向天线。演算出发射菱形天线的计算公式。“发信菱形天线”研究成果载入苏联百科辞典。


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毛.主.席为其亲笔题词:“坚持到底”

新中国广电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后称院士),无线电专家,新中国外经贸事业先驱。


时值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在这红色纪念馆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详细了解了我党创建秘密电台的来龙去脉。缅怀那些为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发展壮大作出极出贡献的先烈及无名英雄们,他们就象共和国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星星,他们就是那段永不消逝的电波。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百年党史,百年礼赞。

山高创作于2021.6.30晚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华诞



在山友引领下于2019.3.12,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谒拜了虞山上李老叶落归根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