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接盤俠?


最近,某港股打新的大V在直播和文章中多次提醒:申購新股前,想想誰是接盤俠?

我舉目四眺、左思右想,都沒找到接盤俠;恍惚中突然意識到:不是他,不是她,也不是它,那就只能是——我了!哈哈,看我多聰明(苦澀)

作爲小散,這個問題,真的是能想清楚的嗎?市場上衆多的參與主體,有機構,有個人,有理性的,有情緒化的,如何預測別人的短期交易行爲?

我記得當時上他的港新課程時,一直講的邏輯是套利——統計套利和規則套利。統計套利,就是從歷史的統計數據看,長期堅持申購新股,大概率是盈利的。規則套利則是利用紅鞋機制和一人多戶的bug,把自己做成一個散戶矩陣,產生規模效應。

就單隻新股而言,盈利的邏輯要麼是折價發行(發行市值低於市場公允價值);要麼是情緒溢價。

去年打新的賺錢效應比較顯著,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和資金,供需關係也慢慢發生逆轉。對發行者來說,面對一大堆嗷嗷待哺的接盤俠,爲何不發貴一點呢?所以新股從折價發行轉爲溢價發行,比如奈雪。

另一方面,情緒總是突然的、變幻莫測的、誇張的。一個好消息可以讓股價一浪高過一浪,一個壞消息則會牆倒衆人推。跟着市場先生隨波逐流,驚險和刺激是絕不會少的,而收益就不知道了。

尋找接盤俠,不就是擊鼓傳花、博傻嗎?港股打新進入“尋找接盤俠”的階段,也說明是系統性的風險期了。有人會說,你看森松首日漲了3倍,和黃首日翻倍了啊,問題是:申購的時候你能預測嗎?也許當大家都去打森松、和黃的時候,它就漲不動了。也許只有傻妞這樣的無腦策略,才能抓住森松、和黃的機會。

我認爲港股打新的套利邏輯本質是沒有變的,只是目前進入風險大機會小的週期了。問題是,少有人有耐心去等待和積累足夠多的樣本,等待概率迴歸;大多數人並不想賺概率的錢,而是想超越概率,就像玩骰子,每次都扔到六點。

我自己是準備慢慢撤出港股打新了,相對高峯期,我的賬戶和資金已經收縮了七成。一個原因是,就像上面說的,賺不到錢了,自己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真的很不適應短線交易,哪怕是去年有的賺的時候,我感覺也是很不好的,緊張、焦慮,從而失眠、暴食,一年體重增加了10斤(最近正在減肥中),可以說,生活質量很低,幸福指數也很低。

所以,最終,從個人的性格和能力出發,我必須回到長線的路上來。

我覺得自己是耐力型選手,爆發力比較弱。學生時代,短跑最讓我頭疼,每次能勉強及格就謝天謝地了,但長跑卻能跑滿分。小學的時候,班級裏經常玩丟手絹和擊鼓傳花遊戲,每次玩的時候,我都緊張得渾身發抖,結束後很久都還有心理陰影,搞不懂誰發明瞭如此變態的遊戲,還要被集體裹挾着一次又一次地玩。

投資與其生活其他方面一樣,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才能做得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