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榮強亂彈《論語》爲政篇10: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文/樊榮強

《論語·爲政第二》第10節: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這句話在講什麼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孔子有很多學生,但是有學生經常向老師提問題。有一回,有個學生抱怨說,老師啊,人心難測,人心叵測,有時候我們怎麼看不透那些人呢?不瞭解那些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這時候就跟大家講,怎麼去了解一個人,我告訴大家三個方法,這就是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我先說“人焉廋哉”是什麼意思。廋就是遮掩、隱藏的意思。“人焉廋哉”就是人怎麼能隱藏得住呢?進一步就是,人心怎麼又看不透呢?而且還中兩個句子連着來,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就是人怎麼能隱藏得住呢?人怎麼能隱藏得住呢?連續反覆兩個疑問句。由此看得出來,孔子都有點沉不住氣了,心想你們這羣學生怎麼這麼笨呀!

再來看看前面孔子說的意思。先說明一下:按照我樊老師講的鑽石法則,其實這個地方是一個非常經典的鑽石法則的運用。孔子的立題是,即他所回答的疑問是,怎麼去了解一個人呢?或者,怎麼去看透一個人的內心呢?這是一個怎麼辦的立題。孔子給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是“視其所以”。就是你要去看看他是怎麼做事情的。第二是“觀其所由”。就是你要去了解觀察他爲什麼要做這個事情,這個由就是緣由、理由,就是爲什麼要做,就是把他的動機、目的搞清楚。第三是“察其所安”。就是你要去看看他做這個事情,最終他得到了什麼結果,而且比較滿足,這個安就是指他感到很滿足、滿意、安心。你從這三個方面去考察一個人,那就對這個人非常瞭解了,他想掩蓋什麼東西、掩飾什麼東西,那都不可能了。

最後給大家一點點提示。這個“視其所以”我剛纔講是怎麼做事。從我們的角度看是“是什麼”,但從對方的角度就是“怎麼辦”。這個“觀其所由”就是爲什麼要做這個事情,是“爲什麼”。然後,“察其所安”就是他的滿意、安心的結果是怎樣的,這是“是什麼”。我總是講,我們講話的時候就是在回答問題,而所回答的問題只有“是什麼”“爲什麼”和“怎麼辦”。孔子這裏講如何觀察、瞭解一個人,也是在觀察、瞭解他的“是什麼”“爲什麼”和“怎麼辦”。大家仔細一下,是不是這樣子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